1)第174章 曹操劝降,周瑜拒之!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曹操劝降,周瑜拒之!

  天幕之上!

  孙权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就在众说纷纭之际,又一人站了出来!

  江东中护军周瑜周公瑾!

  “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

  然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

  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了君臣的耳朵里面,他的话仿佛有一种魔力,可以镇定人心!

  意气风发的周大都督继续开口说道,

  “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

  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

  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

  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

  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

  作为投降派大佬的张昭出口问道,

  “周郎,曹操毕竟势大,刚刚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天下之大,他也能占据一半,我等又该如何决策?

  以卵击石,岂不成了笑话?”

  周公瑾轻笑道,

  “张公,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

  如果曹操能遵守大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

  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

  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最后,他目光灼灼的看向了孙权,把这种军国大事的决定权交到了孙权手上。

  少顷,就在孙权不能决断的时候,吴国太开口了!

  “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也要把他当成兄长。

  你兄长临死之前还有吩咐,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如今这事,算外事还是算内事?”

  孙权恍然大悟,赶紧拱手拜道,

  “多谢兄长指点,快,传我命令,对于曹操使者置之不理!”

  ……

  天幕之上还播放了两个小插曲!

  在孙策的临终授意下,孙权将周瑜提拔为大都督,而资历最深的老将程普则担任了他的副手。

  从孙坚起兵讨伐董卓起,程普便追随孙氏一族南征北战,若论年龄和资历,整个江东无人能出其右。

  但如今却被这个“乳臭未干”的周公瑾压了一头,这口气如何能咽得下去呢?

  于是,程普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后生晚辈。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而瑜折节容下,终不与较”。

  程普直接在多个公开场合侮辱周瑜,却被对方避而让步!

  面对流言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