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曹操劝降,周瑜拒之!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蜚语,一笑置之,才是最好的回应;

  遭到别人诋毁,淡然处之,才是绝佳的风度。

  周瑜正是如此对待程普的。

  周瑜的风度,让程普自惭形秽,也彻底化开了他心中的怨气。

  程普不仅从此对周瑜“敬服而亲重之”,还逢人便说: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意思便是和周公瑾交往,就像饮醇香的美酒一般,不知不觉自己就陶醉了。

  孙权拒绝称臣,在周公瑾的建议下,江东处于观望的态度。

  当曹操听闻周瑜的雅量气度后,不由得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他就派帐下幕僚蒋干去拉拢周瑜。

  周瑜一见蒋干,便闻弦歌而知雅意,他知道蒋干因何而来,但他并没有对蒋干表现出任何猜忌。

  他只是带着蒋干四处走走,美酒佳肴招待着,后来更邀请蒋干参观军营。

  试想一下,在双方互为仇敌之时,周瑜竟然还带着对手去参观自己的军事部署,这是何等气魄!

  参观之际,他向蒋干表明心迹: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

  祸福共之,即使苏秦张仪在世,也无法动摇我分毫啊。”

  这一幕,赫然是天幕播放的宣传片!

  周瑜的气度,让蒋干十分佩服,于是他一句话也没说,转头便回到了曹操那里。

  蒋干对曹操说道:“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动。”

  曹操听后虽感遗憾,但心中却对周瑜更加高看了几分。

  曹操甚至发出了感叹:

  “拒曹者,必周公瑾!”

  ……

  大秦,

  秦始皇嬴政,越看越兴奋!

  他看着天幕之上的周瑜,略带遗憾的说道:

  “唉,不愧是当世之英才,此等良将良帅,若能为我所用,岂不美哉?”

  大唐。

  周瑜周公瑾的高光时刻终于是吸引了文物百官的视线,也吸引了贵族们的目光。

  哪怕是在大唐,距离三国乱世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人们再一次看到天幕之上的一代英杰周公瑾,也升起了豪迈之情!

  看着天幕之上气度恢宏的周郎,所有的贵人都在小声议论着,不少人都露出了憧憬的神色。

  甚至有少女感慨道:

  “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将军,周公瑾,实在是太帅了!”

  唐明皇李隆基略微有些吃味,因为他看到自己的爱妃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周瑜,幸好对方是个死人,不然他非得大开杀戒不可。

  饶是如此,他心中也有些不爽。

  ……

  三国东吴!

  孙策感慨不已,特别是他看到老将程普居然敢欺负周瑜的时候,他直接站起了身子,来到了程普面前。

  厉声道:

  “周公瑾,亦是我江东之主,虽无名却有份,老将军虽然是家父老臣,却也不可持功自傲,

  吾与周公瑾,如同一人,尔等谨记!”

  程普老脸一红,特别是他看到天幕之上,周瑜的所作所为之时,早就被对方的气度所感染和折服,忍不住道歉道,

  “公瑾,是我错了,还望海涵!”

  “老将军,这不是折煞我吗?我从未怪罪过老将军,只期望江东的将士用心,大家齐心协力,共创大业!

  如此,周瑜,便是受再多委屈又如何?”

  程普赶紧给周瑜道歉,几个军中的老将也当着孙策的面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

  周瑜一笑泯恩仇,他本就是气度恢宏之人,怎会计较这些小事?

  一群人聊得开心,可天幕上的情景再变!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