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五德始终说阴阳_仙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抬头望着邯郸城高大坚固的城楼上猎猎飘扬着七分火红三分天蓝的赵国大纛旗,上书一个宏大,苍力遒劲的古篆“赵”!大纛旗下都整肃排列着精锐的铁甲兵士,一身火红色的衣衫,淡蓝色的锦库,外罩盔甲,个个手持利剑戈矛,斧钺生光,面色肃穆,显然军容鼎盛,不容小觑。

  卫无疆点了点头,示意卫荣跟在败兵身后进城,心中却在不住地感叹:“如此军势在长平亦落得个凄惨的局面,不难想见,那秦国的士兵又是何等的如狼似虎!我卫国即使复兴,恐怕迟早也必将成为他人的角力之地,唉!如今形势如此急迫,妖孽奸臣当道,当真如何是好啊!”

  战国时期,异像洪荒,星辰斗数往往预示吉凶祸福,灵验非凡,因此阴阳五行学说甚盛,各大战国的旗帜颜色与服饰主色都是极有讲究,有据而定的。讲究的依据就是该国的天赋德命。其中最为享负盛名的便是邹衍所阐述的阴阳五行,‘五德始终’说了,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变化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元素支配的,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一种必然性。

  邹衍著作佚文中则讲得更为具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

  他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德性,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这个国家与王朝的为政特点,必须或必然的与它的德性相符合,它所崇尚的颜色即国色,也必须与它的德性相符合。惟其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佑护下安稳顺畅的运行。黄帝政权是土德,就崇尚黄色,旗帜服饰皆为土黄。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商王朝为金德,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周王朝为火德,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

  当时天下对邹衍所阐述的这种五德循环说无不认可,因此早在立政立国之初,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德性,战国七雄更是无一例外,先后邀请邹衍为其国师,而邹衍本人也在齐国的稷下学宫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