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颠沛流离入邯郸_仙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无疆一行人被莫名其妙地冲到了黄河大峡谷的泥沙平原地上,大难不死,只是由于水流过大,卫雄又身负重伤,与众人失散了,再次见到了阳光,劫后余生的人们总算是又有了一丝生气,回想到丛林之中的日子,恍如一场梦境一般,显得是那么地不真实。

  众人饥寒交迫,在一个村子里借宿了几晚,修养恢复之后,心中便再也安静不下来,急欲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时值天下大乱,似乎哪里也都不是安身立命之所,即便是隐居山林,眼下恐怕没有几分降妖除魔的法术也只不过是徒劳。

  这村庄名叫许家集,往西走不到二百里便是赵国都城邯郸,地方大点,人气旺盛,总是好过这荒郊野岭,心下寻思着,不敢再抄近路走山道,为了壮胆,众人在集市上寻机搭跟着前线溃败的赵兵,往邯郸城行去。

  索性那群败兵饥渴疲乏,眼见身后秦兵没有追杀过来,心情放松之下,一路上缓慢行进,卫无疆一行紧紧地跟在身后,也不至于迷路,毕竟是有了官兵的保护,众人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身边也不时地有些骑着马,驾着牛车逃难的商贾百姓跟随着加入进来,卫无疆等人夹杂其中,心中倒是安稳了不少。

  越离赵国都城渐进,四处逃难蜂拥而来的百姓也便多了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往邯郸城池高大坚硬的城门挤去,企图逃进城去,躲避秦军疯狂的屠戮,但是邯郸城此时戒备森严,八个城门也已经快要关闭,为防秦国奸细,赵孝成王亲自下令,戌时一到,城门关闭,若无令牌出示,擅闯城门者格杀勿论!更是只许进不许出,违者亦当杀无赦!并有可能祸及九族,受到株连。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今邢台),后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均为畿辅之地。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至迟在殷纣王时期邯郸一名就已经出现,证实邯郸古城距今已有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