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受刑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仗的话肯定不是牛丰的对手,故而助李宏宇一臂之力。

  “大胆,竟敢干扰本官审案!”牛丰闻言眉头一皱,指着赵欣说道,“拉人,被本官掌嘴。”

  “哼,本公子的舅舅是礼部的郎中,有种你掌嘴试试!”赵欣闻言顿时柳眉一竖,瞪着牛丰说道。

  “礼部的郎中?”牛丰怔了一下,双目浮现出诧异的神色,怪不得赵欣表现得如此张狂了,原来是有所依仗。

  别看礼部是一个清水衙门,但里面的官员在大明六部中是升迁最快的,而且礼部尚书在六部尚书的地位仅次于有着天官之称的吏部尚书,连户部尚书都要排在他的后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内阁制度完善后,内阁的辅臣多出自礼部,而且首辅通常由担任过礼部尚书的辅臣担任,换句话说大明中后期的内阁首辅基本上都是礼部尚书出身。

  永乐皇帝设立内阁的目的只不过是参谋政务而已,类似于秘书机构,那个时候的内阁大学士只是正五品,还不能被称为辅臣。

  洪熙皇帝和宣德皇帝强化了内阁的权力,把属于六部的议政权分给了内阁,使得六部只留下行政权,而决策权则留在身边由司礼监的太监代为行使,进而形成了一套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权力体系。

  为此,洪熙皇帝为了使得内阁的辅臣们在官阶上不逊于六部的堂官,故而内阁的辅臣们有了六部尚书或者侍郎的加衔。

  如此一来文官集团就被分化,内阁和六部之间争斗不休,双方在朝堂上的势力可谓此消彼长,谁也无法一直占据上风。

  显而易见,大明的天子不会坐视文官集团出现一个权力与以前宰相相似的官员,无论内阁首辅还是吏部尚书都无法真正压制住对方。

  如果说有例外的话就是张居正了,张居正担任首辅时不仅使得“部权尽归内阁”,而且还与司礼监关系密切,可谓集大权于一身,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有着宰相权力的内阁首辅,不过后来的结局证明他的这种行为犯了皇家的忌讳,自然要承受万历帝的怒火了。

  正因为礼部的官员不仅升迁快,而且与内阁和六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牛丰心中不由得感到忌惮,一时间不知道赵欣所言是真是假,万一赵欣真的有一个礼部郎中的舅舅,那么可不是他所能招惹起的。

  李宏宇的脸上也流露出惊讶的神色,据他所知赵欣的舅舅都是商人,根本就没人在京城为官。

  不过,随后李宏宇的嘴角就闪过一丝笑意,很显然赵欣是在虚张声势,反正一时半会儿牛丰也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看来赵欣的心智和胆量都远超常人,普通人哪里敢在公堂上这样做。

  “大人,审案要紧,对于这些即将应考的考子您宽容大量一些,何必跟他们计较。”就在牛丰暗自琢磨赵欣身份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