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流涌动的京城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星现在正在大力搜集对齐楚浙三党不利的证据,好像还提出了“四凶”的说法,把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四个齐楚浙三党的党魁列为为非作歹的典型。

  这使得李宏宇不由得想到了后来那些反东林党的文官给东林党人的编的奸臣名录,看来这是事情的源头在东林党的身上。

  在李宏宇看来,京城的党争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齐楚浙三党与东林党的党争已经使得文官集团内部有了一道深深的裂痕,而今年的京察势必会使得这道裂痕急剧扩大,进而使得双方生决裂。

  李宏宇很清楚齐楚浙三党与东林党冲突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对皇权的态度,另外一个就是税收之争。

  如果让李宏宇拉划分的话,齐楚浙三党的官员虽然也想要从皇帝那里夺取更多的臣权,但他们是温和派,或者说是****,而东林党则是鹰派。

  齐楚浙三党并不赞同东林党极端抵制皇权以及降低税赋等主张,毕竟中央集权是确保国家安稳的根基,而税赋不足的话不仅没办法用兵打仗,而且连正常的官府运作都受到了影响。

  由此一来,齐楚浙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虽然这对文官集团不利,但对被文官集团束缚难以大展拳脚的天启皇帝无疑是个好消息。

  虽然天启皇帝年轻,但他由于自幼就受到了万历皇帝的悉心调教,对朝政有着自己的想法,虽被文官集团压制但也做出了不少政绩出来,说到底他是大明的天子文官集团也不敢行事太过出格。

  例如,天启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惩处在移宫案立下“大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如果不是王安与东林党人相勾结的话根本就不会生这出闹剧。

  如果不是看在王安是泰昌帝心腹内侍的情分上,天启皇帝绝对会杀了王安,以消心头之恨。

  事实上,当明军丢了沈阳和辽阳后,年轻的天启皇帝在辽东战事上已经失去了对文官集团的信任。

  为此,天启皇帝让魏忠贤派出宦官前往山海关搜集情报,并恢复了嘉靖年间被辅夏言废除的太监监军制度,废止了文官监军制度。

  这等于绕过文官集团建立了一套通过太监来掌控军队的系统,预示着宦官的重新崛起,把魏忠贤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面对天启皇帝的这一系列举措,文官集团自然要大力反对了,不希望被年轻的天启皇帝压制住。

  为此,文官们选择了一个拿手的办法,那就是充分挥了他们作为文人的优势,开始大肆编造不利于天启皇帝的谣言,污蔑天启皇帝每天沉溺于木匠活儿不理朝政,使得朝政被魏忠贤这个阉人把持。

  不仅如此,还说魏忠贤和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勾结,暗中使得后宫怀孕的妃子堕胎,不让天启皇帝有后代,进而把宫外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