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4章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展_抗战英雄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的真金白银回到老百姓的手里。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就会想着为自己家里购置一些家当,于是就有了市场需求。

  各个商社如同闻到鲜血的鲨鱼,蜂拥而至。

  这就催生出了车辆的租赁和护卫的这两个行当。

  在日军进入这一区域的时候,相当的一部分行业要么归顺了日本人,要么自然就凋亡了。

  八路军横扫这一区域的时候,与日本人关系密切的行当受到的冲击很大。

  比如车辆租赁和护卫这两个行业就是要么归顺了日本人,成为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帮凶,要么老板有骨气,直接老子不侍候了,把行会一解散,大家各奔东西,就是不侍候日本人。

  当商人们再次进入这一区域的时候,发现自家的车辆不够,需要租赁大车,找不到地方,虽说根据地内部治安状况良好,但是基于长期的习惯,还是要雇佣一支队伍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这一情况逐级上报,最后传到了黄志勇的手了。

  黄志勇一看,乐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还有什么好拒绝的呢?

  于是大手一挥,就给李云龙下令,成立了一个专业部门,提供辎重大车租赁和提供武装护卫,都是有偿的。

  并要求现役的部队轮流执行这个任务。

  是的,黄志勇把这个当做部队执行任务了,辎重部队远程物资运输,以及小股部队远程奔袭训练。

  辎重部队和执行护卫的部队,在这个行程当中都是有训练内容的。

  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举动,黄志勇都不自觉的表扬了自己一下。

  既能为地方的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又能赚钱养活自己。

  还能获得难得的实战训练的机会。

  一旦踏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你就能感受到一股和国内其它地方不一样的情景,这里的小孩没有面黄肌瘦等营养不良的情况,孩子们的身上都有一两件新衣服,姑娘们的眼里多了那么一丝多美好事物的向往,小伙子们干活也格外有奔头,老人们的眼里不在混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当然,大人们都知道如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也知道他们如今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怎么来的。

  抗日民主政府要求他们家家户户都要挖地道,于是全村老小齐上阵,整个村子完全可以分为地上村和地下村两部分。

  抗日民主政府要求家家户户多开荒,于是各个村子外面的荒山荒地全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

  抗日民主政府说要收各家各户手里的余粮,于是家家户户都严格按照要求留够了2年所需的口粮,全部平价卖给了抗日民主政府。

  抗日民主政府要求每个村子都要组织民兵,于是村里所有的年轻人不分男女,都加入了民兵训练。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淳朴的,哪怕是被国人们误解和调侃最多的河南人,都是能够做到将心比心的。

  八路军驱逐了日伪势力,给老百姓降低了地租,分得了土地(谁家开出的荒地,其使用权就归谁家所有),使得老百姓觉得生活有了奔头,老百姓就能豁出性命维护八路军。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根据地内极为踊跃的参军热潮。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