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交换日军战俘_抗战英雄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了的表现。

  李云龙手里共计还有4000余的日军,按照规定,第四师团要给李云龙4万国军战俘。

  4万战俘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也是华北日军费了老鼻子劲才凑够的。

  而且,以黄志勇的秉性,这4万战俘几乎都会加入八路军,只需要一个月是时间,晋冀鲁豫军区就会增加4万经历了血战的精锐部队。

  这一轮的日军战俘是一个一个换的,由于人数太多,大家都想快快完事,双方一致同意再增加了40个交换点。

  过来10人,过去1人。

  第四师团的士兵小贩出生,这个活很顺手。

  就当是交换货物了。

  整个交换俘虏的活动从下午1点,一致持续到下午8点,太阳都快要落山了。

  交换行动的现场最高负责人李云龙和北野宪造都不想出什么幺蛾子,整个战俘交换进行得很顺利。

  双方都在一边交换,一边往自己的后方转移战俘。

  最后交换战俘顺利结束的时候,北野宪造还对李云龙说了一句:“合作愉快!”

  这把李云龙给雷得。

  “要是不打仗,老子很愿意和你们做生意。”

  说完,屁股一拍,李云龙就带人走了。

  第一批交换的情报人员,立即就由大车直接运到后方的医院,立马进行治疗,这些情报人员不少都是身受重伤,需要立即治疗。

  第二批、第三批几乎都是战场上被日军抓获的,也是几乎都是有伤在身,只不过需要紧急治疗的很少。

  显然,战场上,重伤人员都被日军解决掉了。

  留下的都是有价值的,能干活的。

  在远离平汉铁路的根据地内部,李云龙的第一旅,建立了5个大型安置中心。

  8000我方战俘一个,4万国军战俘分别安置在4个安置中心里。

  迎接他们的将是我军的整编。

  8000我方的战俘,很好处理,毕竟来到这里也就相当于回家了,传说中黄志勇黄司令的队伍,装备好、弹药足,据说吃得也还不错。

  我党天下队伍是一家。

  就算要回到自己以前的队伍,那也是长途跋涉的事情,哪里打鬼子不是打鬼子?

  8000人的队伍,当晚就整编为4个新兵团。

  一晚休息后,第二天另外三支队伍就向三个方向开拔了。

  孔捷一个团,丁伟一个团,司令部一个团,最后一个团是留给李云龙的。

  至于4万人的国军,则是需要政工人员好好做工作的。

  日军35师团一万余人回归以后,直接安置在山东济南,在济南休整的时候,等待本土的兵员补充。

  尽管被李云龙给彻底打得口服了,前田治的内心还是不服,他要重整旗鼓,择日再战,一雪前耻。

  冈村宁次也给了他这个机会。

  明确电告前田治,再给他一次机会,好好练兵,不要在和八路军接战的时候,再给打投降了,丢了帝国军人的脸。

  35师团1万多人心里也很清楚,不能洗刷这个耻辱,他们将不能回国,只有战死在中国战场。

  对于再造一个日军精锐师团,黄志勇心里是有准备的,但是他对国军那4万战俘也是很有信心的。

  为了能够彻底收服这4万国军战俘,黄志勇决定自己亲自出马。

  他要招降这4万战俘,要让他们成为我军的坚实力量。

  黄志勇去这4个安置中心,不是空着手去的,他带了8万套军装,4万套单兵装备。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