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 吵到老好到老_不良帝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过的那些东西,然后左边脑袋筋一蹦一蹦的,阿昭,朕到底是怎么了?”

  用脑过度,睡觉前大脑太兴奋。

  就是用功用的。

  但是李昭可不敢告诉杨厚照因为什么,这小子好不容易勤勉一点,不能让他找借口偷懒。

  哪怕是天才,也要有丰富的阅读量。

  书籍是什么?是别人一辈子的人生经验的总结,所以必须看。

  而人真的要干点什么事业,不经历过这种精神程度的劳累是很难有成就的。

  他们还要改造国家呢。

  李昭随口问道:“那万岁爷都想了什么?有什么新想法吗?”

  杨厚照眼珠转了转,看着棚顶道:“还真有,阿昭,朕提议给官员涨俸禄,感觉还真有几个人支持朕了。

  可是朕看王安石的变法,比如青苗法的借贷制度,想法很好,碰上灾年,百姓如果没种子下地,可以用青苗向朝廷接待。

  然后秋收换上本金和少许利息,在京郊附近实施的也很好。

  但是到地方就不行了。

  有的官吏贪赃枉法,为了政绩逼着农户借贷。

  还有农户真的想借贷,但是又不识字,借贷要签字画押,他们要找文书,请先生来签这个契约,这是一笔钱,然后官员卡着不放贷,要收受贿赂才给贷,这一系列下来,都快成了高利贷了,可是这还不算晚,秋收的时候因为农户不识字,所以在契约上还能做手脚。

  最后成了官吏剥削老百姓的手段,闹的怨声载道。

  所以啊,再好的制度,没有好人去执行都不是好事。

  朕最担心的,别朕这边给他们长了俸禄,那边他们还敷衍朕,那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亏大发了。”

  改革一个不成就是祸害。

  李昭之所以提出要给官员涨俸禄,就是为了避免祸害。

  王朝的官员工资实在太低了。

  如果只是养家糊口,或许勉强可以度日,但是官和吏是不一样的。

  官是朝廷养的,吏是官员自己开支养的下属。

  官员办事总不能一个人吧?

  像大理寺卿手下的师爷,衙役……这些人都是吏。

  朝廷就那点俸禄,能养得起这些人?

  养不起人,官员就没办法办事。

  所以有人说长江水清黄河水浊,但是一样养人。

  清官浊臣之要好用就不用管他贪污与否。

  纯粹是上位者在放狗屁。

  清水浊水来养人,靠的是水,不是泥沙。

  如果人人清廉,想着工作是义务,是活着就要付出的义务,是劳动的义务,就不会有这样的话了。

  工资那么低,还想让人家好用,逼着人家去贪污,所以可不是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都养人?

  高薪养廉,真想国家机构能有效的运转,给官员足够的生活保障是应该的。

  毕竟寒窗十年,就是为了封妻荫子的嘛。

  不过杨厚照的顾虑也不是多余的。

  如果监督不到位,非常有可能就是有些人钱也拿了,还不干人事。

  李昭笑道:“万岁爷能想到这么多,真厉害。”

  杨厚照斜睨了李昭一眼,嫌弃尽显:“你早就有这些顾虑吧?那些文件你是不是都翻阅过?然后故意让朕看,让朕说出来,你像个老师,朕像个学生?”

  说到最后,他耷拉下的嘴角都是委屈的弧度,是对她的先知不满意。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