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铺设线路_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都会情不自禁的。

  按照后世的真香定律。

  然后情不自禁地喃喃一句,真香。

  负责运输的人,名叫张三,当然并不是法外狂徒。

  此人是一个办事颇为利索的百姓。

  所以,被李恪给发掘出来,用来搞运输,此刻他带来了一个让李恪高兴至极的消息。

  “殿下,您要的东西已经制作完毕了,小的此番给您带过来了!”

  “真的!”

  李恪闻言大喜。

  他要的东西当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

  而是他临走时嘱咐几个能工巧匠制作的自行车零件。

  还有那些个原始的。

  电报机的零件。

  这些东西眼下已经制作完成了。

  想到这里李恪也顾不上其他。

  他匆匆的走到船上。

  从几口大箱子里面将自己需要的东西全部取出来之后一一的按照清单清点。

  随之,李恪的嘴角勾勒出一丝笑容。

  “干的不错,这个匠人做的不错,回头赏他十两银子!”

  李恪大手一挥说道。

  一旁的张三,连忙的点头。

  “不知道殿下您还有什么需要的?”

  “还真有一点儿!”

  李恪点了点头。

  他指了指两盘铜丝。

  这两盘铜丝是工匠们,经过传统的抽丝工艺制作出来的,粗细的话,大约有个零点二毫米左右。

  加起来长度约莫有百米。

  “这种线给本王制作更多的,至少需要,需要三百里长的!”

  “什么?”

  听到李恪的问话。

  张三的整张脸都绿了。

  要知道铜线这玩意儿可是用铜钱来铸造出来的。

  而铜钱铜这玩意儿在大唐可是当货币使唤的。

  也就是说。

  这完全就是拿铜钱,来铺设一条三百里长的线路。

  不过三百里正是从幽州到达这里的距离。

  李恪可不愿意一直使用人力传输这种办法来传输信息。

  何况眼下有线电报制作成功在即。

  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落后的方式呢?

  至于铜线的问题?

  他不担心!

  因为李恪眼下在长安城的生意实在太多,虽然他已经离开了长安。

  但凭借着魏忠贤还有雨化田制作出来的情报网络。

  以及,蜀王李恪这张牌子,还有给李世民的那点分红,外加诸遂良这个兢兢业业的手下。

  李恪的生意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李恪提供大量的财富。

  而三百里长的线路。

  即便是用铜钱,来进行制作,平均每一里地所需要消耗的铜钱是两贯铜钱。

  也就是二两银子。

  三百里路。

  不过也就是,六百两银子。

  即便是再加上一些费用。铺设双线,或者由于路程增加。

  为了导电的良好性,使用更粗的铜线,也顶多就是再翻几倍而已。

  再翻能翻出一万两吗?

  一万两虽然多。

  可是李恪当下也不缺钱。

  何况他现在的地盘就这么一点。

  修建几条电报线路。

  算得了什么?

  何况这玩意儿可是修建好之后能一直用下去的。

  仔细的计算一下。

  比使用人力快马来传输信息,虽然短期内投入高,但是,日后的支出却几乎为零。

  “用不了多少,至于毁铸铜钱这件事,在本王的地盘上,本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李恪颇为大气的朝张三说道。

  雨化田已经构建了一张情报网络,他完全不担心自己所做的事情会泄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