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读者来信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弃太可惜了。”徐柠摇摇头,道:“这样吧,我回去再想想办法。”

  “那也好,你尽快决定。”

  ……

  回到学校,徐柠就去邮电局,往陆明那打了个电话。

  “陆老师,我有事想找你问问,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是上次投稿的事,内容有点问题。”

  “您不用过来,约个地方吧,我过去。”

  “好。那就这样。”

  ……

  徐柠再次看到陆明时,差点没认出来。

  一身普通的蓝色工作服,都掉色了,皮鞋换成了布鞋,看着跟普通工人没什么区别,完全不像当时在学校讲座上那般体面。

  “陆老师好。”徐柠打招呼道。

  “你好,你好。”陆明笑着点点头。

  上次投稿,他拿到了一百多块稿酬,顶他好几个月工资,所以对徐柠的印象也很好。

  “咱们就在这聊吗?要不,去前边那家饭店?”徐柠说道。

  陆明摆摆手:“算了吧,去了又得花钱,有事就在这说吧。”

  “好。事情是这样……”徐柠就把情况说了一下。没添油加醋,也没藏着掖着。

  陆明的心情慢慢沉了下去,听他说完,忍不住叹气道:“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别耽误你们的事。”这部分内容都影响人家销量了,他当然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陆老师,您先别急着说这些,我还有个想法。”

  “哦,你说。”

  “您之前的讲座是计算机普及工作的内容吧?我想着,能不能由杂志跟你们单位联合,出一个正式的科技版块?内容还是一样,但要加你们单位的名字。这样既是普及了计算机知识,也能促进杂志销量。对了,杂志社这边还可以为此付一笔合作费。”

  徐柠的打算很简单,借用人家的名气。

  没办法,这会的人还就吃这一套,加个大点的名头比什么广告都好使。什么专家,什么学者,那就是正确的代名词。

  之前那期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什么都没写啊,连作者介绍都没有,就只有一个名字。

  听完徐柠的话,陆明觉得新奇,但心里再一琢磨,又突然觉得还挺靠谱的。

  他们单位本来就有计算机普及的工作任务在,每个月都得去学校做讲座,这要是跟杂志联合出个科技版块,效果当然好的多。

  “这事我得回去找单位领导问问。……对了,你刚才说还有合作费,是吧?”陆明说道。

  “是,您看多少合适?一期五百,怎么样?而且不算稿酬的。”

  陆明点点头,“我知道了。”

  “那,您现在能回去问吗?我可以等会。”

  “这恐怕不成,至少得明天答复了。”

  “好,那我明天打电话联系吧。”

  “嗯。”

  事情比徐柠想象的更顺利。第二天他再打电话过去,陆明接的电话,说是没什么问题。由他们单位攥写科普内容,并署名,只是杂志发行前得把稿子送来确认内容无误。

  徐柠一口答应,接着又跟张枝江一块过去,跟人家详细谈了细节。

  “小柠,你说这事能成吗?一个月得花好几百,可不是小数了。”回去的路上,张枝江还是有些忐忑。

  “这我哪知道,成不成得看结果。……就算不成,这钱就算支援科研事业了。”徐柠心不在焉的道。

  “唉,说的也是。人家也不容易,我看好些人用的茶缸子都掉瓷了。怎么还没我们出版社那边条件好呢。”

  “好像是效益不大好。”徐柠无奈道。

  八十年代初,这样的单位多了,很多甚至不得不开设企业来维持员工工资。

  比如两年后成立的连想,再比如几年后那些校办企业,都是没办法,有的真是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