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 策略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如果有可能,谁不愿意唯我独尊,像后来的苹果那样卷走行业内一大半的利润?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啊。这毕竟是九十年代,不是二十年后,国内市场小的可怜,经济规模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人均GDP更是别提了。别说世界工厂了,现在连国际市场的班车都还没搭上呢。

  这种情况下,他们公司是得不到太多帮助的。他们再厉害,那也只是一家公司,你技术再领先,产业链再独立,人家市场都不让你去,那都白搭了。

  “我明白了。”钱立新点点头,眼中还是有些不甘心。但他也知道,徐柠说的是实情,他们还指着欧美的市场呢,很多事必须要妥协。

  日本制造业就是例子,曾经那么强大,这两年不还是被美国打压的没办法?

  “不止是手机,还有其他部门也一样。”徐柠接着说道:“到了我们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重点不是扩大市场,不是赚取更多利润,而是硬实力,比如专利,又比如提高介入全球产业链的程度,让封锁我们的代价增大。所以,我们很快要放弃性价比路线,改走创新路线,手里要握着一批核心专利。还有,保持低调,这是我一直在说的问题。而且,还要跟其它企业多联系……”

  “可,我们难道就要放弃那么多赚钱的机会,那我们那么高的研发投入怎么维持?”唐作欣有些无奈的问道。

  道理很容易理解,但研发是要钱的,怎么维持连年增长的研发支出?他们的研发支出增长太快,基本有点利润就全投入进去了,如果利润不能跟着高速增长,那怎么维持现在的研发力度?

  “没说不让赚钱。”徐柠摇摇头,道:“我的设想是,我们今不能再闷头的发展了,要更多的选择跟别的厂商合作,我们提供零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打入其它企业的供应链,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体系。这样一来,同样能把利润赚回来,还不会那么引入注目。”

  他想做的,还是做隐形冠军,在控制自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扶持一批国际市场上的弱势企业,通过提供零件的方式获取发展空间。

  几人这才点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想法。当然,情绪上不那么好就是了,明明可以一家独大的,结果却要搞多极化。

  话说,以他们现在的研发投资力度,在技术上赶上对手也就是几年内的事,再加上成本控制的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也就是迟早的事。

  徐柠看着几人,道:“你们要记着,钱不算什么,我们是为了赚钱吗?不是的,我们要的是科技进步,要的是产业升级。我不缺钱,要不然也不会倒贴钱去搞研发了,我希望的是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跟西方竞争对抗,不再担心制裁封锁,不用再这样小心翼翼。”

  他的这话,当然是真心实意,每一个二十多年后的国人都感同身受。实力从来都是说话的胆气来源,他钱赚的够多了,现在,只想为国内的科技产业争一份未来而已。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