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五章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第一位的。不然的话,就算帮公司赚再多钱,也得打包走人。”

  ……

  一九九一年不止是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在科技上同样临近巨变。

  美国计算机生产厂家正面临一个大问题,在产品生产上的接连挫败。

  自当初的汽车产业后,现在计算机产业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在性价比上,不管怎么努力,他们就是做不过日本企业。

  年初的时候,一位美国教授拆开一台康柏便携电脑,惊讶的发现里边有大量的日本企业零件,担忧的声音又重新响了出来。

  但也是今年七月,一篇名叫不生产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的文章发表,文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以后最成功的计算机公司不再是生产计算机的,而是那些充分利用可获得的高性价比零件来创造和提供新的应用的公司。

  这个理念一提出,很多美国企业简直是豁然开朗,不再纠结做不好某个零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利用最有性价比的零件,打造出最优秀的产品。本质上,这其实就是产业链的全球化。美国自此逐步放弃国内的生产端,专心在技术研发以及产品设计整合上。

  很难说这是好是坏,这种策略让美国公司重新占据更多市场,出现了一大批大名鼎鼎,极能赚钱的公司,但国内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也迅速蔓延。

  而自从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市场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国外企业重视起来。建材、洗涤产品,食品饮料,以及一连串的行业里,西方企业以低价倾销的策略迅速占领市场,而国内企业不管在价格还是质量上都不占优势,开始节节败退。后来消失的那些国货品牌,基本都是这会倒掉的。

  不过计算机行业显然是个例外。京城这边,几乎世界上所有有点名气的计算机企业都有办事处。不过它们很快发现了一个让人沮丧的现实,国内市场依然是征途公司一家独大,而且完全看不到夺取市场的可能。

  毕竟,大家在国际市场上都是熟人,现在来到国内,征途公司优势更大。

  征途公司跟AIM是一家的事情,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知道了也没什么用,美国那边针对AIM的各种攻击不断,不外乎倾销、虚假宣传什么的,不过都没什么影响,公司基本不怎么理会。毕竟是全能型选手,越到这时候越稳。

  时间转到了八月,苏联那边又出大事了,原历史上的八一九事件,变成了八月九。

  不过这样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已经把名单编辑成电子邮件发过去了,你看一下吧。说出去你都不信,现在那边真是成筛子了,只要拿钱开路,那些家伙什么资料都敢卖啊。”电话里,李维不胜唏嘘。

  他前段时间又跑去东欧了,之前的工作已经有了初步成效。

  “好,你那边再接再厉,一定不要怕花钱,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徐柠压着心里的激动,说道。

  挂断电话,徐柠立刻打开电脑,查看收到的电子邮件。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