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年底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亿美元。赚的很多,但一看公司账户就尴尬了,账上基本没钱。

  没办法,钱花的太多了,基本只要有点钱就花掉了。

  不过好在那些实验室跟设备只需要投资一次,等明年就不需要这么多的投资了,加上零件自研水平提高,还会降低成本,明年的业绩情况应该会好一些。

  相比之下,Lemon公司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了,全年净利润六亿美元,营业额相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不过净利润只跟去年持平。

  只涨营业额不涨利润,并不是产品利润率下降,而是徐柠之前的囤货计划花掉了大量的资金,都算在成本里了。

  另外还有他投资的那一堆公司,大部分都是盈利的,算下来,总共也有大几千万的投资回报。

  再加上他账户上那六十多亿美元现金,这就是徐柠的全部资产了。

  话说,不提现金储备,如果算资产的话,徐柠现在身家应该是过百亿美元了。

  这比徐柠当年的计划可是好了太多,这还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等到了九十年代,那会才是资产快速增长期。

  相比快速增长的资产,徐柠更看重的还是技术上取得的进展。

  之前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项目进展还算不错,半年之后就能差不多完成研发,其它方向进展也不小,比如大型计算机,这个才是衡量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标志,到明年也能拿出原型机了。

  唯一碰到困难比较多的还是精密加工设备研发,就是机床什么的……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因为国外技术封锁的很严,高端货也禁运,基本只能依赖国内积累。

  开始的时候,公司从几家国营企业里挖了不少人才,然后又买了一些设备跟技术资料,架子搭起来了,一年下来花的钱不少,但进展还是不如人意。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弄出来的东西没人用。之前就说过,这是个很吃时间跟经验的行业,需要实际使用并反馈数据之后,厂家这边才能继续改进。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很难找到愿意用的工厂。因为机床一类的投资大,而且一用就是很多年,换机器的风险太大了,所以更倾向于找有稳定业务联系的供应商,新厂商是很难获得信任的。

  没办法,这种情况只能一边是低价销售,一边是自家工厂采购试用了。好在,最重要的资金不是问题,徐柠是做好了几十年不盈利的心理准备的,只要把东西做好,投资再多钱也无所谓。

  除了工作上的事,对员工来说,最重要的则是年终奖。

  赶在假期之前,各个部门的员工工资陆续下发,有多有少。

  徐柠下楼吃饭,正好碰到去财务室领完工资条的员工,一个个都满脸喜气。他们年终奖一般是三个月工资,算下来很多都能拿到好几千。

  “小章!今年领到多少工资?”徐柠看到一个熟人,笑着打招呼,这个小章就是之前在中关村的时候楼下那个前台小章,她也跟着来这边了。

  “徐总。”小章笑了笑:“我是六级工资,还挺多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