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搬家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那钥匙,道:“都归我管的话,那你呢?你做什么?”

  “我当然是跟在你屁股后边,当你的跟班啊。”

  “嘁,我才不信呢。”林蔓撇了撇嘴,道:“你想的一定是自己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然后指派我忙这忙那的。”

  “哎,你摸着良心说,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我忙的不比你少吧?”

  “那是我平时不在。我在的时候,都是我在忙好吧。”

  “啧啧啧。”徐柠看着她,摇了摇头。道:“我看出来了,你这是要立威啊。”

  “什么立威,我说的不对吗?”

  “不对,一点都不对。”

  “哪不对了?……唔……”

  徐柠说不过她,突然就压过去,堵住了她的嘴。

  片刻后,徐柠贴在她耳边,小声道:“现在谁对?”

  林蔓没有回答,目光迷离,只是胳膊紧紧勾着他的脖子。

  徐柠笑了一声,揽着她的腰,抱着往楼上去了。

  ……

  到了七月,气温更热,树上的知了声吵得人心烦。

  公司的改革已经到了最要紧的时候,各个部门的运转都不得不慢了下来,以适应新的制度。很不习惯,但必须适应。

  徐柠的工作量有增无减,每天从早忙到晚,只好每天早起锻炼身体,吃养生餐,然后往保温杯里加更多枸杞。

  不过,近来还是有好消息的,比如公司的处理器制造设备的研发工作终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大早,徐柠就早早的赶到了光学设备实验室大楼。

  他们获得的技术进展就是镜片。

  光刻机毫无疑问是半导体设备中的核心设备,而镜片则是光刻机生产的核心装置之一,也是国内跟国外差距最大的部分。

  以前就说过,初代光刻机其实跟相机原理完全一致,造的出相机就能造出光刻机。尽管后来两者发展方向分道扬镳,但镜片却一直都是核心中的核心,其质量决定着设备的加工水平。

  这玩意跟精密加工是紧密联系的,积累极其重要,国外的镜片生产商基本就那几家,而且动不动都是上百年历史。而徐柠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快获得技术突破,除了疯狂的砸钱做实验外,更重要的是从几家国营研发单位聘来了一些领域内的专家。不过,能把人招过来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代价是研发成果要跟其原单位共享,这倒无所谓了。

  陆明已经在实验室里等着了,看到徐柠,连忙带他过去。

  换上实验室工作服,徐柠很快来到了二楼。

  在一间实验室里,已经有好些人在了,徐柠跟他们一一握手。

  而在人群面前,则是摆放着一块块巨大的镜片,有锅那么大!直径至少得有一米了。这么大的镜片,整个看起来却通透无暇,完美的工业艺术品。

  “齐工,你给我介绍一下吧?”徐柠向其中一个中年人问道。

  这人名叫齐志,是光学设备实验室负责人。

  “好的。”齐志点点头。

  他走到一块镜片前,道:“因为光刻机的设计镜头工作波长变短,这些镜片就必须着重加强对光线的透过率,我们采用的是合成石英……”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