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好像是第一个到的。

  开了门锁,再一推门,迎面一股子尘气。

  两张上下铺,四人间,角落摆了两张桌椅。

  他算运气好的,旁边316就是大宿舍,十人间,平常还是整层楼的活动室,那叫一个热闹。

  挑了个上铺,徐柠把东西往上边一扔,接着麻利的锁门、下楼。

  他这会饿的厉害,不过这会还没到饭点,食堂没饭。

  这难不倒他,从西南门出学校,斜对面就是一个小小的饭馆:**食堂。

  吃完饭,徐柠又去了趟五道口商场,买了些日常用品。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多了,宿舍门锁开着,一推门,屋里两个家伙齐齐转身。

  徐柠一瞧,都是熟人。其中一个是方脸瘦高个,这家伙叫曾军,吉省人。旁边那个身材敦实,皮肤粗糙的,叫杨向东,陕省人。

  往前几步,徐柠热情的跟两人握了握手,笑道:“我上午就来了,刚才下楼吃了顿饭。你们怎么称呼?”

  两人也作了自我介绍,果然没错。

  曾军父母是工厂工人,为人豪爽,当年跟徐柠关系最好,两人毕业后也一直有联系。

  这家伙跟徐柠经历差不多,九十年代辞职下海经商,做过不少行当。可惜,曾军后来身体不好,一身的病,零几年就走了。

  而杨向东,家里是农村的,又腼腆,跟其他人有些疏离,最好的朋友反倒是隔壁宿舍的老乡。听人说,他毕业后留在了京城工作,开始是留校工作了几年,后来转到市图书馆,再后来就没什么联系了。

  “给家里报平安了吗?我去邮电局,你们去不去?”徐柠提议道。

  京大就有邮电局,在大饭厅——也就是后来的大讲堂那边。零几年的时候再回来,又搬到了燕南园。

  “还没呢,那我也去吧。”曾军说道。

  杨向东犹豫了一下,小声道:“我……我就不去了,家里接不到,还是写信吧。”

  这会不管电话还是电报,普及的都不广,尤其偏远的地方根本接不到。直到多年以后,最靠谱的还是邮递员的自行车轱辘。

  “好吧。你买信封吗?我可以顺路帮你买了。”徐柠说道。

  “不用了,我自己买。”杨向东摆摆手。

  徐柠也没再多说,跟曾军下楼去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