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座谈会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不到啊。”聊起以前的事,林副所也是满眼唏嘘。

  当初他认识徐柠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上大学的小伙子,这一转眼就成了跟他一块参加会议的人了。

  跟别人不一样,他其实是最了解内情的人之一了,原因很简单,徐柠的起步阶段是他看在眼里的,当然,是听刘长山说的。

  包括那个Lemon公司,成立的时候刘长山可是知道的,还去公司亲眼看过,然后公司突然就火了,短短几年内就成了世界有名的大企业。

  所以在刘长山眼中,徐柠的成长道路是很清晰的,从那个鼠标专利拿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是Lemon公司赚了大钱,再然后就是现在的AIM公司。

  刘长山既然知道,那就意味着很多人都知道。

  不过,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是,怎么就能发展的这么快呢?

  这事不能说前无古人,毕竟国外年纪轻轻就身价亿万的富豪不少,但人家是本地人啊,徐柠一个之前从没出国的学生,怎么做到的?

  唯一的解释,也只能认为这小子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料了。

  几人聊了没一会,会议很快开始了。

  大家各自就坐。

  主持会议的是工业科技司的一个副司长。今天第一天,座谈会内容不对媒体开放,所以大家的状态倒挺放松。

  开场白之后,然后就开始介绍座谈会要谈的内容。

  徐柠听了一阵,大概搞清楚了,今天的重点还是那些企业,议题的核心是怎么让他们跟上外国工业企业发展的步伐?

  如果说国内的科技还只是落后世界先进水平两步的话,那工业企业就是落后二十步。因为国内的企业面对的不是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而是怎么活下来的问题。

  徐柠立刻就意识到为什么喊自己来了,也意识到,自己今天恐怕还得发言。

  果然,过了没多久就点了徐柠的名字。

  “小徐同志,谈谈你的看法吧?”话声一落,不少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徐柠站起来,清了清嗓子,把准备好的发言稿放在了一边。之前就让准备发言稿了,但他没当回事,就让秘书写了些很官方化的内容。但现在一看,这么说指定不成啊。

  “对企业改革上的经验,说实话,我是没多少的。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提醒,多理解。不过,我可以聊聊我理解的企业跟市场的关系。”

  说了几句场面话,徐柠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是企业管理,一家面向市场的企业,必须要对市场的变化以及需求有及时的了解,比如说,就拿鞋子来说吧,生产之前要先做的是市场调研,先看看大家都需要什么样的鞋子,这些人有多少,还有他们能接受多高的价格。更重要的是,竞争对手都有谁,还有没有市场空间?

  总而言之,面向市场的企业需要的是一个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分工合作,把了解到的各种信息汇聚到一块,再由企业管理者决策。

  但我了解到的,很多企业都是拍脑袋决策,看到什么火就一窝蜂的跟着去做,市场一下子就满了,东西卖不出去……”

  徐柠的发言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没拿稿子,但条理还是很清楚的。

  大家都听的挺认真,有的还拿笔记着,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