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五章 AI2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德林在京城待了没几天,只是到处转转,又拜访了一些朋友同事,然后就带着他的秘书小苏坐上了南下的飞机。

  对周德林来说,他对京城已经只剩下了回忆,特区才是他真正心心念念的地方。

  ……

  四月,美国开始对日本出口电子产品实行经济制裁,牵扯的数额并不大,但象征意义巨大,这是四十多年来美国第一次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

  日本股市应声下挫,但幅度并不大。

  徐柠因此一天内损失了三百多万美元。不过,仅仅两天后,股市又把跌的钱涨了回来。

  去年投资日本市场时,徐柠一共动用了一亿两千万美元本金,年底时变成了一亿五千万,现在已经变成了两亿美元。

  真不是他眼光多好,实在是股市房市涨的太猛了。尤其今年,那房价涨势让徐柠看的都心惊。从一月到现在,仅仅三个月,东京银座的地价涨了百分之十五。

  根本不需要什么精心设计的投资策略,公司仅仅是在东京买了几栋房产,又买了几支大公司股票,然后就坐等升值了。只要有钱,不管投资什么都是赚的。

  整个日本社会的媒体都在喊日本是世界第一,广场协议早已被遗忘,民众看到的就是一路飙升的物价跟GDP。

  日元已经升值了近一倍,意味着美元计价的GDP同样差不多涨了这么多。

  两年之前,日本GDP还是一万三千多亿美元,然后今年就变成了两万四千多亿美元,这涨幅就离谱。后来常说日本巅峰时GDP占美国比例有百分之七十,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真实的经济规模估计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但这种数据上的暴涨确实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自信心,所有人都认为日本时代正在到来,理所当然的认为地价永远不会下降。

  徐柠对此乐见其成,继续调集资金投入日本股市房市。

  记得不错的话,日本的房市跟股市的价格巅峰是两年后,而泡沫崩溃则是1990年了。只要在时间节点前撤出资金,那就谈不上什么风险。

  而国内,今年同样挺热闹的。最近媒体上出现了一个企业家明星,马声利。这位原本是造纸厂的业务科长,他所在的厂子跟很多国营企业一样连年亏损,马声利站出来提出承包厂子,获得批准后,一年之内就扭亏为盈,赚了一百多万。

  而马声利承包工厂的大背景,则是国内国营企业加快改革,厂长责任制迅速推广,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承包。

  媒体宣传之后,马承包闻名全国。而几年前被树立为改革榜样的步新声已经日薄西山,茫然而艰难的国营单位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榜样,然后马声利顺理成章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全国的国营单位掀起了学习马声利的热潮,马声利本人四处演讲,拿奖,今年,这位又搞了一个大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