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节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最近在琢磨一个事,你懂得多,帮我想想吧?”

  “你说。”

  “是这,我弟现在打算办个厂子,做饮料,你觉着私企有前途吗?会不会哪天又不让办了?你也知道,我们温市前两年投机倒把被打击的事挺多,闹得挺严重的。还有今年年初,我们那抬会的事,又有好些人受打击了,我这心里总不放心。”

  所谓抬会,是温市当地的一种民间信贷交易,起因是私人企业贷款难,当地就用民间集资的方式获得资金。但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跟规范,规模越来越大,很快失控了,很多抬会的资金链断裂,还不起该付的本息。

  这事在当地影响挺大的,因为影响恶劣,然后就被禁止了。也许是看多了这些风波,章益友心里是很不安宁的。

  “私企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徐柠说道。“你看我这,也是私企啊。”

  章益友有些无奈,道:“徐总,你这都跟外资联系上了,再怎么闹也到不了你这啊。”

  “信不信由你,现在的政策方向是越来越放开的,我觉得即使有点波折,不影响大局。”

  “那,那好吧。”章益友点点头。

  “哎,你弟要开什么厂子?”徐柠问道。

  “饮料厂,他请教了农学院的老师,打算做果汁。”章益友说道。

  “哦。”

  自从建力宝火了之后,搞饮料就成了大有前途的项目,全国的饮料厂一窝蜂的出现。不过呢,这行又确实很难长久。对营销的依赖太大了,根本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大家的口味变得很快,一种饮料火不了几年。

  徐柠其实更看好日化品,至少不存在口味变化的问题,比如洗衣粉,洗发水什么的,一个家庭很多年不换牌子都有可能。

  不过,选哪行是人家的事,他也懒得多说。

  送走了章益友,徐柠坐在办公室,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开始在布局国内市场,再过几年,这种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很多行业的国货或者衰落,或者被收购,日化品跟食品行业尤其的多。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国内的企业还在野蛮生长阶段,面对管理成熟资金雄厚的跨国企业确实很难抵挡。

  他之前计划办管理咨询公司,现在看却有些想当然了,不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像章益友的,而且咨询是要花钱的,而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花一笔看起来没用的钱。

  他转而又想到,做风投怎么样?当然,这个概念在这年代还是太前卫了些,还需要换个形式。

  如果能找到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创业者,而不是那些只有胆量的暴发户,提供资金跟管理协助,那想来国内的商业环境会好很多吧。

  他揉了揉眉头,现在他手里的事情千头万绪的,再多这么一摊子事也实在让人头疼。

  他又想起了还在美国的李维,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