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0袁绍之死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之毁容。如此一来,小妾们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就不能再勾引袁绍了。

  按理说,处理完这些刘氏本想安排袁绍入葬之事。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氏的亲子,袁绍三子袁尚却跳了出来,告诉她还有要事未办。

  所谓的“要事”,指的自然是“立嗣”。

  袁绍共有三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早在四年之前,也就是圣元二年,袁身这边就已经围绕立嗣之事展开了明争暗斗。

  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传统,袁谭是嫡长子应为当之无愧的继任者才对。可怎奈袁谭、袁熙的生母四年前离世,年仅八岁的袁尚母亲被扶成正妻且颇得袁绍喜爱,再加上袁谭长相丑陋,袁尚姿容俊伟且长得很像儿时的袁绍。所以相对而言袁绍更喜欢袁尚,意欲将未来的重担交到英俊的三儿子手中。

  田丰、沮授为此没少劝告袁绍,告诫他颠覆传统有可能引发沉痛的恶果。袁绍就是不听,力排众议坚持立袁尚为嗣。

  而且立袁尚为嗣也就罢了,按理说在这个时候应该适当削弱一番袁谭的权力,以便为将来袁尚主政铺路。可袁绍偏不,非奉行什么“一子一侄”代他守卫边关的策略。在任命高干为并州刺史的同时,将幽州的兵马大权交到了袁谭的手里,封他为幽州刺史。

  所以当审配搬出袁绍遗命立袁尚为嗣之后,袁谭自然不愿受现年只有十二岁的幼弟袁尚指使,适逢得知栾奕将大军撤回河南支援寿春迎战孙策而去,袁谭二话不说举起了反旗。兄弟二人萧墙祸起。

  只是他却不知,栾奕之所以撤军,并不是为了支援驻守寿春的关公,而是在得知袁绍身死的消息,遵从了荀彧之计,给袁谭、袁尚兄弟留下宽松的环境让这兄弟二人自相残杀。

  果然不出荀彧所料,袁谭袁尚真布了他们的堂兄袁术之子袁耀、袁辉的后尘。袁谭以幽州为基,帐下有田丰、沮授一帮老臣支持;袁尚以冀州为本,内田丰、逢纪、审配相助,外有颜良、文丑两员大将。

  双方在春耕之后你来我往征战不停。

  ……

  话说栾奕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那会儿,袁绍派出心腹谋士,同时也是栾奕的好兄弟戏志才南下江东,劝说孙策与袁绍联合,呈南北夹击之势一同围攻栾奕。

  孙策正愁栾奕声势日渐浩大,未来难以与之抗衡。如今得知袁绍愿意与他联合,二者一拍即合,立刻在江东调集了五万兵马,亲挂帅印,携张昭、周瑜、程普、黄盖等将陈兵江畔,与距离豫州寿春不远的逍遥津遥遥相望,随时准备挥师北伐。

  与之同时,得知孙策即将来犯,关羽与军师贾诩很想将其堵在大河以南,可怎奈本部只有两万人马,加上后来太史慈支援来七千人,还有后征得的一万新兵,拢共只有三万七千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