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0不经意间的发展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透亮的琉璃杯,又禁不住长叹一口气,“爱妻可知我江东有何佳物可与这琉璃媲美?”

  小乔微微一笑,“周郎当真是‘不知历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此话怎讲?”周瑜疑问,小乔稍作沉思道:“周郎,琉璃尊虽美,终归是一件盛物的器皿。相较于他,其所承载之物才更有内涵。”

  周瑜望一眼杯中黄灿灿的茶水,眼前一亮,“你是说?”

  “大汉十三州唯我江东最为盛产茶叶,周郎若要行商,何不试试将其推而广之呢?”

  周瑜豁然开朗,兴奋不已。二话不说,非也似的冲出了府。

  只不过接下来的问题把他给难住了,作为新鲜的绿色作物,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很快就会腐烂变质,这就大大缩小了茶叶贸易的辐射半径,最多运不过徐州,贸易量也因此大受制约。

  为此,周瑜聘请了许多富有经验的茶农,并四处走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诚如牛顿坐在树下巧之又巧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般。世上很多技术创新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燃起了发展的导火线。

  就像周瑜,在一次探访茶匠返家的路上,忽觉肚饿难耐,便随便在城中选了馆子用餐。别说,这家饭馆门面看起来不大,菜却做得不赖,再加上周瑜本就饿得前胸贴了后腹,吃的狼吞虎咽,一炷香的工夫,便把满桌酒菜吃了个一干二净。抹了把嘴,正准备结账走人,却在不经意间发现没了菜肴的盘子里还剩了些佐料,而那佐料怎么看怎么眼熟,竟是茶叶。

  他赶忙唤来饭点大厨,表明身份后问他盘子里的茶叶怎么看起来不太一样。

  大厨则告诉他,这些茶叶乃是经过家传秘法处理过,所以看起来干巴巴的。制作时先用秘方煎炒,再烘干晾晒,制成之后炒菜时充当烹饪的佐料,放上几片,做出来的菜肴更加味美、香甜。

  大厨一席话仿佛指路明灯,让他大受启发。“对啊,新鲜的茶叶会犯潮,所以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把他们晒干,变成干货就可以解决霉变的问题。同时,按照厨师的方法,事先配以佐料煎炒,煮出来的茶也就更加美味。”

  思及此处,周瑜当即表示愿意出千金购买大厨的炒茶秘方,同时还回上报大厨之功,给大厨加官进爵。

  大厨一听可以做官,自然点头同意。

  于是,本应发源自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的炒茶工艺,在栾奕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周瑜提前四百多年挖掘了出来,并付诸商业化。

  当栾奕第一次拿到江东特制炒茶时已是圣元元年三月,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江东炒茶凭借其无需附加佐料蒸煮,只需冲泡便可即食的特性,引得各地富裕家庭的喜爱,为周瑜赚到了海量的资财。

  打开精美的木质包装盒,栾奕看一眼盒子里的炒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