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0半渡而击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道……

  张绣立刻想通曹军是怎么绕到自己身后的了,顿时呆立当场,连手中急报飘落在地都浑然不知。

  原来前些天的那三个免战日根本就是曹操打出的幌子。曹操接纳荀彧之计,趁那段休战的日子将大军一分为二,其中曹仁亲领近万人马分三日趁夜色从后门出走,绕小路到了张绣的身后。

  另一半人马则在天亮时分与张绣装模作样厮杀一阵,佯作败绩退走三十里。

  荀彧料到张绣此时连战连捷,自信心必然处于爆棚态,为了趁机收复方城、堵阳,定会尾随追击。

  果如荀彧所想,张绣为了将曹军堵在扶子山以东,一路尾随。而就在他收复方城和堵阳的同时,曹仁领着近万人马日夜兼程直奔宛城,并于前日攻到了城下。

  张济几乎把城中8000守军拨给了张绣,此时城里只剩2000余守军,面对近万曹军临城,兵力明显不足,只得向张绣求救。

  面对郡治告急,叔叔亲自求救的境况,张绣不敢大意,尽提人马迅速回援。

  前脚离开,后脚曹军便来,刚刚收复在手的方城和堵阳又落回曹操手中。棕色的张字大旗还没立满城头,一夜之间白底黑边曹字大旗又竖了起来……“城头变幻大王旗”大抵如此!

  在方城和堵阳两座城池留少许人马卫戍,曹操引大军继续追赶张绣。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张绣前日还在追的曹操漫山遍野跑,如今却调了个个儿,反成了曹操追赶张绣。

  张绣一路驰援,日行80多里,仅用一个昼夜就赶到了唐河东岸。

  唐河号称是河,其实不过就是大一点的溪。雨水多时水深最多九尺有余,现在仲秋时节,处于旱季,河水没不过胸。

  张绣在唐河岸边寻摸一圈,没找到过河的舟船,索性让大军蹚河而过。他一马当先率先渡河,于西岸监督兵马过河。

  眼见大军过了一半儿,仍有三千余人在东岸等着过河,却听东岸官道尽头传来一阵隆隆的鼓响。黑压压一片人马沿着地平线跳将而出,奔跑着杀向河岸。

  看一眼来者队首的那面“曹”字大旗。“半渡而击,兵家之死地也!”张绣深明此理,大惊失色。他明白,以眼前这股曹军的奔袭速度,自家兵马还没来得及渡过唐河,曹军便会杀到面前。届时,大军前有堵截后有河水天堑阻隔,又是死路一条。

  “鸣金,退兵!”张绣赶忙敦促兵马退回东岸,可是两轮鸣金声刚毕,却听东岸也响起了隆隆的鼓声。

  竟是曹操命夏侯惇为先锋,帅2000骑兵及时赶到,依荀彧之计与西岸的曹仁联合将张绣大军堵在了唐河中进退不得。

  张绣还想跟曹仁单打独斗厮杀一场。可到了这个时候,局势明显对曹军有利,谁还会跟他斗将。曹仁大手一挥,令旗飞舞,弓弩手昂然出列,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