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九章 海西特招工啦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星期后,那些迫不及待的技术专家结束缓解适应期,乘车来到各自对口的工厂,开始粗略统计物资,看需要哪些部门配合?需要调集哪些知名专家到场?

  一个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就需要十几个科研单位,几家建设企业,几千人进驻。这整个海西特得来多少人啊?那汽车厂,风电设备制造厂几十家工厂还得多少人进来呢?这么多高科技产业需要怎样的安保措施不会泄密?总参的人不敢想象下去。

  小包没有丝毫觉悟,还在继续填充那些工厂,顾不上去视察各地生产建设情况。

  这种物资输出忙活了一个月,终于把三十多个工厂给塞满了,其中两个工厂里堆积的是山高的生活用品。小包这么匆忙地释放物资,还是怕自己的输出功能消失了,起码这次的收获要拿出来,有地方存放,为什么还要占用自己空间?

  李世栋、小包和北京来的领导商议一下,决定把这些工厂暂时封闭,只捡紧要的先开放三处,开始研究。一个是面积最大的四代核电项目,需要继续建设;一个是风能研究制造公司;还有一个是小包主张的海西特汽车公司。这三家大型企业要是全线开工了,据包一秘计算,至少需要一万两千人参与。

  小包叫卢平和李世栋开始在报纸、网站、各高校内部刊物上发布招聘启事,海西特区的工厂面向全国招聘以下专业应届历届毕业生,待遇优越,底薪千元起步。

  大学生们激动了,别人都在说皇帝的闺女也愁嫁;大学生就要实行双向选择了;打破铁饭碗,不包分配了;这类话题,一时闹得人心惶惶的。咱的专业这么值钱?看小包考虑多周全:机械类、电子类、通讯类、文秘类、企业管理类、计算机类、化工类、物理类等等专业人员统统全部都要,甚至连文艺生、师范生也要。甚至连往期毕业生、有工作经验者更是优先录用。

  和国内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人家企业都在考虑酝酿着体制改革,抛掉臃肿包袱,裁掉大量人员,也是闹得人心浮动,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一些单位接收大学生也没有往年积极,送礼收礼成了惯例。也有人想进入联想集团下属公司,那里的福利工资比一般工厂要高一些,只是人家需要增加的人手太少,那是百人之中也只录用三五个,普通人进不去啊!

  待遇方面,海西特提出,连续工作十年,住房免费拥有。子女就学免费。全家医疗免费。这个许诺,在现在这个大变革时代,就是独此一家了,立刻在学校掀起热议。

  小包在卢平和阿绣季小纪陪同下,对一年来的全区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视察。直到五一前夕才算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小包对工厂的效益并不担心,有如此先进的技术设备,高品位矿藏,先进的流水线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