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陈天华_辛亥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清,走吧。”

  仇亮拍了拍张学文的肩膀。

  “蕴存,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太过小心了。是不是也认为今天是我错了?”

  “不,子清。我觉得你说的很对。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农民暴动都失败了,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正确的领导。我们同盟会现在成立已经有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哪里有一点组织的样子。”

  仇亮也是很不满意现状。

  “你看看同盟会看似已经成立了。但是现在依旧是一盘散沙,你看我这个同盟会湖南分会长,手下有什么人,有什么工作。没有,完全没有。大家依旧是各行其是,这样怎么可能形成统一力量。”

  “我们成立同盟会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散落各地的革命力量能够合作,劲往一处使吗?但是现在这个样子,和之前有什么分别。”

  张学文苦笑了一下。

  叹了一口气,道:“你今天看到没有。当决定在广西率先起义的时候,两广的那些同盟会会员都是脸有喜色。而那些反对的几乎全是湖北籍的会员。”

  “看看刘公、田桐、居正,他们说的好听,说在长江流域影响力大。他们为什么不说在京城发动起义,威慑力更大、影响力更大。其实不就是想让同盟会把精力都放在湖北吗?这些人的地域观念如此之强。总理和黄先生不先整顿大家这种思想,却去搞什么起义。我……”

  张学文真是希望中国的革命能够早一点成功。

  而如果说能够缩短这个距离的人物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孙中山和黄兴。

  只有他们两个人有足够的号召力,也有足够的实力可以驾驭全国的革命党。除了他们两个人其他任何人,包括宋教仁、陈天华、马君武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威信。

  就如宋教仁大名鼎鼎。

  但是可能在湖南学生当中可以镇得住脚,外省的人就不会信服他。甚至是两湖地区的很多人,也不见得就服气宋教仁。

  因此张学文一直希望能够推动孙中山和黄兴,希望说服他们让同盟会少走弯路。

  可惜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孙中山、黄兴都是那种认定一件事情就不回头的性格。而且现在的张学文实在是人微言轻。如果现在的张学文有宋教仁、刘揆一他们的地位,孙中山和黄兴说不定还会愿意听一听张学文的意思。

  “子清,听你的意思是同意两广起义。”

  张学文点点头。

  “如果非要现在起义不可。那么我认同总理和克强先生的意思,在广西起义。广西地处偏远,离清廷的统治中心比较远。清廷的力量在广西非常薄弱。而且广西那里民风彪悍,因为靠海可以从香港、台湾、还有南洋运送武器方便。”

  “可以这么说,广西的确是具备了起义的一切条件。”

  如果真要发动起义,张学文是绝对赞同孙中山的意思的。在敌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