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谈笑风生_我的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着前世的记忆做后盾的俞铮,谈什么都得心应手。笔&趣&阁www.biquge.info

  全唐诗,全宋词,甚至是汉魏晋,南北朝的骈文长赋,只要是他前世看过的,他都能够倒背如流。

  无论宋老提起哪一首诗,哪一首词,俞铮都对答如流,这更是让宋老对他刮目相看。觉得他能够写出那首《满江红》来,不仅仅只是偶然,那是有真才学的。一个高中生能够在这方面跟他谈起来都不落下风,是极其少见,甚至可能,是仅此一见的事情了。

  “之前我觉得自己就算是广文博记了,没想到你比我还涉猎广泛,像是《洗冤集录》这类杂书,我年轻时也只是粗粗的看过一点,没想到你倒能倒背如流……”

  宋老的嘴里满是赞叹。

  听他们这一老一少谈起《大宋提刑官》,《洗冤集录》以及宋慈来,像是如数家珍,除了看过《大宋提刑官》的宋婉清能够听懂一点之外。

  无论是宋婉清的小姑,还是那位省城电视台的领导老林,都是听的一脸茫然。

  毕竟,宋慈这个人物,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路人甲的范畴,几乎没什么名气,没听过,听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他们也算是知道了,那本叫《大宋提刑官》的书,应该是俞铮写的一本小说,而且写的非常不错,让宋老都赞不绝口。

  而且,俞铮几乎是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各种引用,真是让几人拍案叫绝,似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没有看过的书,诗词歌赋,文章典籍,无论谈起什么,他都能够接的上话。

  刚才宋老谈诗词的时候,不经意间谈到了骈文跟赋。

  相对于诗词来说,骈文是这个年代的人很少接触的,尤其是高中生,基本上就是学校里的教材上面教的那么几篇,比如说王勃的那篇《滕王阁序》。

  “你平时也喜欢看骈文么?”

  听到俞铮刚才引用了几句汉赋里面的用典,宋老有些意外的询问了一下:“我看过小清的教材,似乎你们是学过《滕王阁序》的吧?”

  “看过一点。”

  俞铮这个时候的言谈里已经充满了自信,有些谈笑风生的感觉了。

  他先是点头,然后又摇了下头,说道:“我倒不是太喜欢《滕王阁序》,我个人觉得王勃的这篇赋出色是出色了,但有些假大空了,为了华丽而华丽,比起汉魏晋南北朝的那些赋文来说,还是有些不如的。”

  这番话让宋老好奇了起来:“那你最喜欢哪一篇赋呢?”

  “喜欢的其实很多,但非要说最喜欢的话……”俞铮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大概是庾子山公的《哀江南赋》吧。”

  俞铮说的庾子山公就是指的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庾信,子山是他的字,才华横溢,号称穷南北之胜的大文豪。

  而《哀江南赋》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