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招揽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在80年代就有网络邮购公司了,1995年的时候更是有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购物网站,从房产到玩具,从机票到书籍,几乎无所不包,杜秋那篇文章其实很简单,就是介绍了一下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商业模式,然后指出国内沿海大中型城市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已经基本完成,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是交通,而是信息的交互速度,鼓吹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息流通,繁荣市场经济。

  这套理论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事实上和国情有点脱节,因为1995年中国交通设施建设非常落后,铁路和公路的运力都很紧张,并不能承载大规模的物流运输,直到2000年之后才差不多满足了基本需求,不过就像杜秋等不了那么久一样,各地的官僚也同样等不了那么久,铁路和公路建设投资高,工期长,见效慢,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团乱麻,互联网建设则要简单的多,只要几百万的投资,几个月就能开通了,而且迎合了刚刚新鲜出炉的科教兴国战略,披上以高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外衣,属于一条升官发财的捷径。

  这条捷径对邮电部门的官僚们来说尤其如此,因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邮电部机构改革方案,邮政总局由机关行政序列分离,成为专业核算的企业局,1995年4月份中国电信正式注册了企业法人,邮政和电信拆分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拆分必然会带来混乱和机遇,如果能利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业务提前抢跑,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必然可以捞到更大的蛋糕。

  “刘哥,你说的反响很好,到底是怎么个好法?”

  “我前几天和亚信的老总吃饭,他说1月份京城和浦江的互联网开通之后,只接到了三个城市的业务,但最近半个月来找他们咨询的城市一下子多了起来,有十几个城市都想在年内开通互联网。”

  亚信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也是中国最早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企业,1995年1月京城和浦江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工程就是他们做的,这家公司的两个创始人都对中国互联网行业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个后来离职了,成为网通的创始人和ceo,另一个则继续留在亚信,承接了投资总额高达数百亿人民币的“金盾工程”大部分合同,据说其中就包括防火墙。

  杜秋对这家企业早有耳闻,问道:“刘哥和这家公司很熟?”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你提的那个门户网站的计划,所以和搞互联网的人接触比较多,谈不上很熟,只是认识而已。怎么,你有业务要和他们谈?”

  “业务倒是没有,只不过国内现在搞互联网的企业很少,都是同行,想认识认识,互相交流一下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