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魏王遫六年【二合一】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猪怕壮,魏王遫对蒙仲的赏封,使得蒙仲的名字几乎传遍魏国,在魏国家喻户晓,而在这其中,自然难免也会受到争议。

  想想也是,魏国的历史上并不乏名将,吴起、乐羊、翟璜、公孙衍、公孙喜、翟章,皆是曾经为魏国立下赫赫功劳的臣子,然而这些位名将最终所得到的个人赏封,却不及今日这名叫做蒙仲的年轻将领多,这怎么可能不引起争议?

  在得知民间的争议后,西河儒门立刻出面,对国内散播了蒙仲的师承,当得知这位年轻将领的老师居然是庄子、惠子、孟子这三位圣贤后,一切的质疑都变成了惊叹。

  这也难怪,首先惠子、也就是惠施,他虽然是宋国出身,但他在魏国的声誉,却不亚于李悝、翟璜等魏国的历代名相,这听上去似乎很奇怪,毕竟惠施在魏国的政绩,其实远不如李悝、翟璜等人,但别忘了,魏国就是因为有惠施开坛授业,引得当时各国人才皆纷纷汇聚魏国,才使魏国在当时成为了文化的中心。

  惠施在跟挚友庄子的信中,称他辩遍天下无敌手,这并非玩笑而是事实。

  因为这,惠施在魏国的名气极大,远比庄子大得多。

  而孟子就更不必说了,当代儒家的掌门人,无论到哪个国家都一定会被奉为上宾的尊客,相比之下,其实是庄子的名气最小——这也没办法,毕竟庄子的思想与主张,在当时确实太过于小众,以至于还曾经为此被挚友惠施嘲笑。

  但不管怎样,庄子、惠子、孟子依然是当代道、名、儒三家的圣人,这三位圣人共同教出一个弟子,那便是蒙仲,在得知这件事后,谁还敢质疑蒙仲没有二十岁封君的资格?

  总而言之,在西河儒家的宣传下,魏人纷纷认可了年仅二十岁就封君的蒙仲,且对这位年轻的骁将倍加期待,期望他能够成为像翟章、公孙喜那样庇护魏国。

  怎么说呢,虽然公孙喜晚节不保,败亡于此前“籍籍无名”的秦将白起手中,但他在魏人心目中仍然有着很高的名望。

  毕竟公孙喜此前坐镇河东郡,确实是有效地阻击了秦国,像秦国的芈戎、向寿,此前的确没在公孙喜手中讨到什么便宜,至于后来公孙喜败亡于白起手中,只能说,一方面白起比芈戎、向寿、公孙喜更加出色,另一方面,公孙喜当时实在是过于轻敌了,以为自己的对手是向寿那种软脚虾,却不知是白起这头猛虎。

  十一月末,蒙仲与蒙虎冒着风雪回到叶邑,随后在叶邑稍作停留,稍稍与向缭、屈原等人见了一面,继而便前往了方城。

  跟蒙仲所想的一样,虽然这段日子他不在封邑,但方城、叶邑仍旧照常发展,不得不说这得力于蒙遂、向缭二人。

  当日晚上,蒙仲、蒙遂、蒙虎等人一干旧日的弟兄相约在舞阳邑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