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8章:出使赵国【二合一】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薛公田文在府上与门客夏侯章一起喝闷酒时,他有心邀请的蒙仲,却与惠盎一同在段干氏的府上赴宴。

  值得一提的是,当蒙仲与惠盎在田黯的指引下来到府内主屋的厅堂时,他们便瞧见蒙虎、华虎、乐进几人早已坐在堂上。

  “哟,阿仲,来了?”当时蒙虎还毫无自觉地与蒙仲打着招呼。

  蒙仲翻了翻白眼,走上前与坐在上位的公羊平以及段干氏的家主段干寅见礼,而继他之后,惠盎亦向这两位拱手见礼。

  惠盎作为宋王偃最信任的重臣,亦多次作为宋国使者出使他国,他当然认得公羊平与段干寅,抛开这两位的家世不谈,这两位以及田黯,正是目前西河儒家最出名的几位儒者,惠盎又岂会不认得?

  要知道,惠盎跟儒家的关系极好,虽说他并非儒家弟子,但因他一向主张孟子的“仁政”,并将其运用在宋国,因此儒家弟子基本上都把他看做自己人,哪怕是西门儒家,亦是如此。

  没办法,谁让当今的儒家,世人只知孟轲却不知其他呢?比如比孟轲辈分更高的公羊平,离了魏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

  “段干家主,公羊先生,好久不见,两位依然是神采依旧。”惠盎笑吟吟地打着招呼。

  “哈哈哈,惠相太客气了。”段干寅笑着邀请惠盎到上位入座。

  看他的样子,似乎对待惠盎比对待蒙仲还要客气。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是孟子认可的弟子,而段干寅与孟轲同辈份,因此段干寅对待蒙仲,大多都是长辈对待晚辈的态度;但惠盎不同,惠盎并非儒家弟子,自然不能按照儒门的辈分去算,更何况惠盎又贵为宋国国相,因此段干寅也好、田黯也罢,自然要更加客气几分。

  说起来,段干寅与田黯虽然是西河儒家的儒者,但难免也沾上了几分世俗之气,唯独公羊平依旧是老牌的做法,对谁都是不卑不亢、平淡如水,除非是自己儒门的后辈,这位老先生有时才会提点几句,尤其是他看重的晚辈。

  比如蒙仲。

  这不,在蒙仲向公羊平见礼时,公羊平不问其他,单单就问蒙仲近段时间可曾荒废学业,随后不厌其烦地再次叮嘱蒙仲无论何时何地都莫要懈怠学业,显然在这位老儒心中,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做学问,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位很纯粹的儒者,哪怕是段干寅、田黯,在这方面亦不及公羊平。

  彼此见礼之后,段干寅便吩咐下人奉上了丰盛的酒菜。

  期间,段干寅向蒙仲问起了宋国的这场战争,见此蒙仲便简单地讲述了一遍,其实这场仗战争,能说的无非就只有两场仗,一场陶邑之战,一场郯城之战,说实话都不是很惊险,但段干寅、段干崇父子,包括公羊平、田黯等人,皆听得津津有味。

  当提到方城骑兵时,段干寅脸上顿时露出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