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妥协【二合一】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拆穿蒙仲,毕竟前一阵的“后营事件”已在十八万魏军中传遍,以至于军中上下都得知了一个消息,即这个叫做蒙仲的师帅,后台极硬,且其本人亦相当强势,无端得罪这样的年轻人尤为不智。

  且考虑到蒙仲本人也识相,挑了个靠近帐口的席位就坐,因此倒也没有人去找他麻烦。

  见此,军司马焦革大感诧异,低声对坐在身边的军司马唐直说道:“这小子居然还真的混进来了……”

  唐直淡淡一笑,摆摆手示意焦革莫要声张,同时转头瞥了一眼坐在帐内主位的犀武。

  据他所见,此刻犀武正坐在主位上低头绘制着一份地图,是故也不曾发现蒙仲的到来。

  只不过似这般蒙混,又能蒙混到几时呢?

  唐直十分期待待会公孙喜瞧见蒙仲时会发生什么。

  倒也不是针对蒙仲,他只是对此颇为好奇而已,谁让前一阵子的“后营事件”中蒙仲的手段实在是狡猾呢,因此他想看看,这次蒙仲有什么办法说服公孙喜。

  大约又过片刻,公孙喜这才放下手中的笔,此刻再在他面前的矮桌上,果然是一份刚刚绘制的行军地图,地图上大致绘有「伊阙山」、「伊水」、「香山」,以及秦、魏、韩、东周四国军队的驻扎地点。

  在解释这份地图前,首先得解释一下“伊阙”的含义。

  阙,顾名思义即门阙,因此,伊阙通俗的解释就是“坐落于伊水上的门户天险”。

  原来,伊阙一带两山对峙,西有伊阙山、东有香山,伊水从中流过,远远望去仿佛天然门阙,故而称作伊阙。【PS:伊阙山又称龙门山,龙门石窟就在伊水两岸的伊阙山与香山的崖壁上,不过那是北魏时期雕琢的。】

  而现如今,韩国的十万军队与东周国的近万军队,就部署在伊水西侧、伊阙山以南的平原上,两国军队在这一带建造了军营与坚固的防御设施,抵挡从西南方向的「新城」而来的十余万秦国军队。

  至于公孙喜麾下的十八万魏军,现如今则驻扎在伊阙山的北侧约十里处,距离韩国、东周两国的联军约三十里——当然,考虑到支援韩国与东周军队时需迂回绕过伊阙,实则两军距离并不止三十里。

  不过话说回来,公孙喜之所以将军队驻扎在伊阙山的北侧,可不全然是想先让韩国的军队与秦国军队彼此消耗一波,他这也是在防备秦国军队。

  毕竟他曾经与暴鸢一同跟随田章前往征讨秦国,对大河以南这片广阔的土地都比较了解,就拿伊阙一带来说,他知道伊阙山的对岸就是香山,且两山高度相似,难保秦军不会派人占据香山,登高窥视魏韩两国军队的部署情况,倘若魏军过于靠前,难保秦国军队不会偷偷摸摸从香山北侧悄然渡河,潜到伊阙北侧,对魏韩两国军队展开两面夹击。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