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8章:六月中旬_战国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确是有与赵主父拉近关系的想法,这不,在蒙仲向他提出建议后,赵王何便将宫内最大的主殿让了出来,希望让赵主父搬进入居住。

  就像蒙仲所认为的,对于赵王何的这个举动,朝臣议论纷纷,但没有一名臣子提出异议,只是隐晦地向赵相肥义询问原因。

  赵相肥义大义凛然地告诉那些臣子:“孝乃天下共德,君上要行孝道,这有什么错吗?”

  于是,赵国的臣子都不敢多说什么。

  而赵主父在得知这件事后,亦感觉颇为意外。

  因此他将蒙仲召到了面前,询问道:“我儿将宫内主殿让给我,你可知其中有什么缘故么?”

  蒙仲当然不会傻到将真相全盘托出,便回答道:“这是君上敬重赵主父您,希望与您亲近。”

  “……”

  赵主父表情诡异地看了几眼蒙仲,没有追问下去。

  并且,他也没有搬到那座宫内最大的宫殿,他派人向赵王何表示,他住的那座小宫殿很舒适,就不必再搬了。

  赵王何没有强求,按照蒙仲的建议,索性就让那座最大的宫殿空置着。

  而除了住的宫殿外,赵王何也通过别的方式向赵主父示好,比如赵主父的酒水、饭菜,赵王何吩咐宫内的宦官令缪贤,一定要给予最好的,而且要比他更好。

  没过两日,赵主父就察觉出来了。

  他派人询问了宫内的官宦令,比较他与赵王何每日的饮食状况,他这才得知,他每顿比赵王何多一个主菜。

  说实话,多一个菜什么的,赵主父根本就不在意,但其中的深意,却让赵主父不得不深思。

  大概又过了七八日左右,即到了六月中旬,齐国的国相薛公田文,终于从魏国来到了赵国。

  薛公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靖郭君田婴最器重的小儿子,与如今齐国的君主田地,属于堂兄弟的关系。

  田文在当世很有名气,因为他在齐国的封邑薛邑,蓄养了数千名食客,因此曾有人称,天下游士皆归薛公。

  在当今世上,世人或许不知秦国、赵国、齐国等国家君主的名讳,但绝对知道薛公叫什么。

  田文的名气,毫不亚于张仪——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程度。

  或许有人会觉得,有如此大名声的田文,肯定是一名伟岸的男子,但事实上,田文很瘦弱,并且,他讨厌别人说他这方面的“缺陷”。

  据说,曾经田文从秦国逃回齐国时,曾路过赵国某地,当地的赵人争相去目睹“薛公田文”,却没想到田文只是一名瘦弱矮小的男子,根本不像传闻中那样,是一位伟岸的男子。

  因此,那些赵人很失望,甚至有人笑称田文是“小丈夫”。

  田文因此勃然大怒,而随行的数百名门客们,亦纷纷从马车上跳下来,屠杀了几百名赵人,摧毁了一座县城,这才扬长而去。

  这也是蒙仲对薛公田文并没有什么好感的原因:田文虽然非常重视“士”,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蓄养前来投奔的游士作为门客,但他对平民的态度却远远谈不上亲和,哪怕他身边有「魏处」、「冯谖(xuān)」等名士劝他善待平民,招揽民心。

  六月十七日,齐相田文抵达了邯郸,赵相肥义代表赵国,率领军队与赵国的臣子,迎接这位享誉中原的齐相。

  当时,蒙仲亦混在迎接的队伍中,见到了他迄今为止最夸张的仪仗排场,整整三百余辆马车的随从。

  是的,仅仅只是追随在田文身边的门客与随从,就有整整三百余辆马车。

  细算下来,怕不是有近千人?

  不得不说,在这个排场面前,无论是惠子、孟子,还是张仪、公孙衍,在这世上,除各国的君主以外,没有一个人,能有薛公田文这样的排场。

  不愧是当今最有名的“贵公子”!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