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0章.南京民变(三).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露的性格,而且心中极有主见,就算是在赵阁臣面前也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没想到……你远要比我想象之中更为谦逊随和,但也不似预想之中那般愿意表达主见。”

  江正微微一愣,没想到霍正源竟是突然谈及自己的表现,但他很快就坦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道:“霍前辈您也知道,晚辈的恩师乃是杨大儒,恩师他乃是律学大家,晚辈追随恩师学习多年,言行想法也皆是遵循律学之道,而律学的本质就是用儒家经典解释朝廷法令,核心不外乎就是‘规则’二字。

  ‘规则’只有两个字,但实际上最是复杂,随着环境与情况的不同,看似一成不变的规则往往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变化!所以,晚辈每到一处新环境,首要之务都是了解情况、掌握规则,而不是急于表现自己!现如今晚辈初来南京,南京局势又是这般复杂,晚辈并不熟悉情况,若是急于表达异议,就只会添乱惹人嘲笑罢了!”

  说到这里,江正突然话锋一转,却也终于是稍稍展现了自身锋芒,又补充道:“不过,赵阁臣的看法并无错误,晚辈确实是不善于遮掩自身锋芒,无论是在恩师面前、还是赵阁臣面前,一向都是有话直说,所以等到晚辈不久后熟悉了南京情况,若是心中想法与霍前辈有所不同,恐怕也会与霍前辈据理力争,若是晚辈到时候言行有失礼之处,霍前辈您也无需顾虑,同样可以有话直说。”

  这一番话,颇是有些不客气,但偏偏江正依然是满脸的谦逊表情,让霍正源不由一愣。

  霍正源久经官场,也算是识人无数,但像是江正这样的秉直性格,却还是第一次见。

  又或者说,像是江正这样的性格,很难在官场上混出头,所以霍正源自然是接触不到。

  想到这里,霍正源不由是稍稍沉默片刻,表情似乎是真心赞赏、又似乎是不以为然,然后就轻笑摇头道:“原来如此,我原本还有些奇怪,以你的师承与身份,为何没有直接进入官场经营仕途,也没有留在你恩师杨大儒的身边继续协助,反而是主动投入赵阁臣的府中成为一名幕僚……

  现在看来,以你的这般性子,确实不适合进入官场,在杨大儒重返官场执掌大理寺之后,你若是继续留在杨大儒身边也不再是一件好事了,只适合辅佐像是赵阁臣这样的人物。”

  霍正源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像是江正这样的性格一旦进入官场,就只会受到孤立与排挤,绝对成不了大气候;

  与此同时,又因为江正与他的恩师杨洵皆是不善妥协的性格,若是杨洵依然还只是留在民间做学问也就罢了,两人就算是有不同意见,也只是学问上的争论、还可以求同存异,但当杨洵重返官场再次成为大理寺卿之后,这师徒二人一旦是再次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