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一个伟大的人_农家女子很威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从这里往南、往西、往东,都是高温,是瘟疫常发的地带,这些瘟疫中常以疟疾为主。

  不瞒您说,我上任以来就怕发生瘟疫。

  我常常以没有发生疟疾而庆幸。”

  “最近得到了一些头绪,知道了一些秘方,能解决我的难题。

  但就差一味药引。”

  “什么药引?有什么功效,如何取得?”李时珍问。

  “那味药引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李时珍知道张大人调侃他,也不生气。

  能在皇宫行走,伺候脾气暴躁的皇帝,还有什么忍不了的呢?

  如果真能救万万人,他也乐得做药引。

  回了府衙,张彬将他带入一处密室,将几本笔记郑重交给李时珍。

  “这里有研究始末,研究进展,以及青蒿素的完成过程。

  恳请神医研究出青蒿素,造福万民。”

  李时珍迫不及待阅读起来。

  这些都是用银子翻译过来的,这样更合理更直观一些。

  虽然翻译费很贵,但医学要严谨,不能马虎。

  当看到因疟疾而死亡的人数时,李时珍浑身颤抖,哽咽地问:“这是真的吗?

  这不是灭了一个国度吗?”

  张彬安抚他,“这是全世界死亡人数的总和,在屠院士那个时代,疟疾已经是第一刽子手。”

  “疟疾如果不加以控制,怕我们这里死亡人数也不少。”

  “这是个伟大的女子,吾向她致敬。”李时珍颤抖地继续看下去,他为死去的人心疼。

  张彬:当你知道*******的总死亡人数该哭了。

  林语叫大家出去,别打扰他。

  李时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外面发现了什么。

  一面看一面疑惑,好些词语、器皿是他第一次见到的,他需要认真读、反复思考。

  当他囫囵吞枣般读了一遍,天黑了。

  勤奋好学的他将自己不会的写出来,求问张彬要答案。

  对很多医学名词、医学器材,张彬也是一知半解。

  林语找到了法子,就是给李时珍放科普片。

  为了节省时间,林语陪伴着一起看,专门挑选神医需要的内容播放,其余无关的内容一律跳过。

  李神医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一面学一面产生新的问题。

  好学的神医,不舍得浪费时间,夜以继日。

  三天过后,林语眼袋加厚,精神颓废,而他却精神抖擞。

  张彬:“神医要开始做实验了吗?

  这些都是我让人做的玻璃器皿,你凑合作用。

  要是不行,我再想法子。”

  张彬将器物搬进去,还找来两个药童跑腿,只要是李神医需要的,他一律供应。

  新药物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

  即便是有现成的路子,现成的器物,也因为时代理念不同,而产生差异。

  李时珍就需要将新旧理念融合,在这工具缺乏、物资缺乏的时代里,研究出青蒿素。

  书本里青蒿素是药片,但依照现在的手段是做不出来的。

  李时珍还是以汤剂为主。

  利用各种手段,提取出青蒿药草里面的有效成分,熬制汤剂救治病人。

  某天夜里,李时珍突发奇想,突破瓶颈,他兴奋地跑来敲门,“张夫人,我让我见一见屠院士吗?”

  “我要对她当面表示感谢之情。”

  张彬、林语:……

  任何药方都要以实践为主,李时珍打算南下,深入疟疾区域救治病人、试验药物。

  为了以防万一,林语让药童跟着李时珍,暗中给药童一些药物。

  “不管如何,一定要保住李神医的性命。”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