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战争的酒,酒的战争_中越战争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杯中,一时间,这支歌风靡整个集团军。

  上战场的军人未必都能喝上庆功酒,但老山的军人们,没有一个人拒绝出征酒。

  从战争文化的角度,尽管可以将酒的魅力提到审美的高度,但,酒于作战,毕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他和他,翻遍作战服的口袋,凑不齐可够买到一瓶白酒的人民币,每月为数寥寥的津贴,十元作战费和五元猫耳洞费,早被一条香烟打发掉了,战区少数民族以物易物之古老习俗打动了他们,于是想到了手榴弹。这种交换的结果,使他俩领略了战场纪律和军法的严厉。还要介绍他——多吉冲翁,听他的姓名,便可想到那个骠悍的民族。为他的嗜酒的酒后失控,上阵地时连队决定将他安排在"后保组"。豪饮使他无从在战场上表现其骠悍,他宁可舍弃一个,他如愿以偿地来到"八十年代上甘岭"的前沿,在洞壁醒目处写下与众不同的两字:戒酒。89年2月7日战区报纸刊出《多吉冲翁戒酒记》,称"有时实在想喝了,他就吃一点辣椒面,上阵地以来,多吉带领哨所战士多次打退越军的偷袭,从未因喝酒误过事。"多吉,且忍耐再忍耐,来日下战场,我们愿你俩开坛捧碗饮如长鲸吸百川,可好?

  只有一种酒,可放量海喝而无须节律。这种汲之不尽饮之不竭的名优佳酿,即几十部电话几十张嘴共同制做的"精神酒"。在《凯旋梦》节目主持人的引导下,大家的意念来到军区招待所。军区首长说,请弟兄们吃顿便饭,满桌子菜,头蹄下水,红烧肉,扣肉肘子,大盘上鸡鸭鱼,从来没见过的海参、鱿鱼。女服务员端盘子进进出出。小伙子们眼珠直打闪电。开吃,分两桌,司令政委陪向小平、王曙光、刘长柱。其子由副司令副政委陪。有的说不会喝酒,司令说,喝香槟嘛。政委说,功臣喝香槟不来劲,上茅台,再来点外国的洋货、鸡尾酒,白兰地,红酒,首长边碰杯边问,小鬼哪的人呀?你们很辛苦,与敌人那么近,你们是怎么树立无私奉献思想的?弟兄们一慌,洒了酒。节约闹革命,趴在桌上吸,吱溜,口水下来了。

  还在猫耳洞。

  莫说军人离不开酒。莫说老山处处飘酒香。当年""收复老山,就没有声势浩大的出征誓师。没有披红戴花,也没有女兵敬酒。无酒胜似酒。你们冲上去了,1小时54分钟就冲上了海拔1442米的老山峰顶,你们用轿肉之躯捍卫祖国的尊严,一腔热血蒸腾作南疆的云霞。如今,你们却静静地整齐地排列在这里。

  清明时节的麻栗坡烈士陵园,是老山战争区用酒最多的地方,是前线酒气最重的日子,从乙丑到丙寅,从丁卯到戊辰到己已。是作为那一次没有酒的弥补吗?还有一丝内疚,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