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六节 捷报还是遗书?_大宋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败。蔡京和诸多文臣却异口同声,要官家定下大计,抓住时机趁虚而入,打辽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朝中两派之争,当真滑稽可笑。原本最坚决要北伐的一派,现在反口说要暂缓;原来不赞成北上这派,也开始附和起蔡京之言,要速速发兵北上收回故土。

  其实争辩中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要能北上,是不是最佳的时间谁也说不清,关键是对谁更有利。北伐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是,谁才是北伐的主导者!这也就是童贯坚决不同意现在北上的缘故。

  此次若是北伐,皆因宋江引起,要不是他深入敌境俘获辽主,便不可能有此良机,他当是北上首功!其次要西军与河东军北上,这临时起兵,又是蔡太师谏言,和童贯一样没什么关系,就算官家用童贯为帅,等他到了边境,说不定战事都已经完结了,他哪里能分到半点功劳?

  蔡京更是深知此处,将前前后后的方略想的清清楚楚!今日朝堂上的一切,早在他的计划之内,不光是现在,一会还要有一个更加沉重的秤砣要堆上来!童贯哪里知道,蔡太师早就是胸有成竹,志不在此,别看这现在带着自己这方一力坚持,实际上另有打算。

  自己的两位最重之臣,一文一武起了争端,徽宗皇帝犯了难。于心而言,徽宗是想要北上的,可是童贯在当朝算得上最知兵的大臣,也是徽宗最亲信的大臣之一,他的坚决反对,官家心中也犯起了疑,犹豫不决起来。

  正在朝堂上纷纷扰扰,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殿外宫使又一次大声通报:“启禀陛下,又有义勇先锋军捷报送到,义勇军信使也已在殿外等候!”

  这个倒是枢密院的众人乖巧,为了怕官家万一又要见信使,特意把信使也带到殿外,若是官家要见,可以随时宣召,无需等候。

  徽宗大为惊讶,怎么这么短时间会有两份捷报到来,不过对于义勇军的捷报,他还是兴趣多多,愿意立刻知晓的。

  徽宗皇帝马上示意,立刻召义勇军信使觐见!

  在宫使带领下,一位面目憨厚的年轻人匆匆走进殿中,行了觐见帝王之礼后,双手托起捷报欲交到宫使手中,徽宗皇帝开口止住:“不用呈上来了,就让我大宋义勇军的英雄,当朝宣读吧!”

  这个义勇军信使,正是周爽。

  周爽也不胆怯,打开军报开始宣读:

  “臣宋江言,江乃布衣,为陛下拣拔于田亩,受重任于北国。虽值丁忧之期,不敢忘天子恩德,故率军北伐,先锋燕云。以光复故土为己任,不负陛下之期。汴京誓师,陛下亲至,江感激涕零,无以复加,唯有一心报国,有死而已。然率军北上,日夜兼程,不敢丝毫怠慢。二十日抵雄州,白沟之侧,辽军早已森严壁垒,整军待战。”

  “江之无奈,恐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