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屯田从来积粮策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郡名士,尽管他们在东郡很有影响力,但只凭荀贞的一封信,料也是难以说动东郡太守。

  荀贞说道:“只凭信自是不好说动东郡太守,可如果我不是借粮呢?”

  荀攸问道:“明公何意?”

  许仲也很疑惑,不知荀贞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是换粮呢?”

  荀攸、许仲登时了然了荀贞的意思,荀攸说道:“明公是想用颍川的粮食换东郡的粮食?”

  “正是。”

  颍川郡离魏郡较远,从阳翟到邺县,差不多七百里地,但离东郡就近得多了,过了陈留就是东郡。如果荀贞再写封信给颍川,让颍川运粮给东郡,东郡太守很可能就会答应借粮给他了。

  当然,荀贞也可以直接从颍川借粮,但邺县离阳翟太远,一则太耽误时间,二则路上损耗太大,不如此法便捷和损耗小。

  至於颍川会不会答应,有荀氏在,有陈氏在,有钟氏在,有荀贞的那些朋党在,颍川太守肯定无法拒绝,况且再则说了,荀贞也不会白让颍川出粮,魏郡粮虽不多,钱还是有的。

  而再至於颍川、东郡有无存粮,荀贞的此策有无实现的可能?黄巾乱后的这两年,这两个郡的境内都无大的兵事,存粮肯定是有的。

  荀攸、许仲对视一眼,荀攸说道:“明公此策甚佳,有颍川粮在,东郡的粮定能借来了。”

  “君卿,你以为呢?”

  “颍川、东郡境内也不知有无大股贼寇?大批粮食转运,安全务必第一。”

  “我已打听过了,颍川、东郡,包括陈留境内,现均无大股寇贼,安全可以无忧。”

  荀攸说道:“东郡,兖州地也,明公欲问东郡借粮,这件事是不是得先报与州府知道?”

  “给州府的上书就由卿来写吧。”

  荀攸应诺。

  耕牛、农具、粮种解决了,还有土地。

  荀攸说道:“屯田、屯田,无田则无屯。於毒部贼兵上万,按人耕三十亩,则需三十万亩地,即使减半也需十五万亩地。明公,这么多地从何处来?”

  “郡西多山,不行;郡东受贼害小,无主荒田少,也不行。我欲将屯田之地选在郡南。”

  郡南,也就是内黄、繁阳等县了。

  荀攸颔首说道:“也确实只有选在郡南了。”

  许仲担心地说道:“十五万亩地不少,就算选在郡南,只怕也没有这么荒地啊。”

  荀贞说道:“无主之荒田如果不够,便向田多客少之家租种。”

  郡南长期被贼兵盘踞,一些豪族大姓虽然田地尚存,但家中的宾客、徒附却所剩不多了,可以从他们手中租种。

  但如果租种,问题就又来了,荀攸蹙眉说道:“如是租种,人耕十五亩则就不足,至少三十亩才行。”

  一个成年男子每年的口粮约是二十石,而一亩地年产约二三石,按一人十五亩地计算,扣去口粮,每年才可得到二十石上下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