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踏歌_第一宠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教习也是别人的。你混去她们那儿谁知道会不会出差错!让你当我丫鬟还委屈了不成!也不看看你那身怪味道,去哪儿能瞒得过……”

  瑶光心道:说吧,说吧。当刺客的压力大,总会有一两样怪癖,我就当是蚊子在嗡嗡。一边吐糟一边天马行空乱想,忽想到一事,惊喜插话:“咦!我想到了!有个东西可以补偿你!”

  “我教你的舞姬跳一支舞。”她兴奋的说到。因刚刚想起,原著中孔雀来晏都是接了姜国使臣的生意。任务需要,必须以孔熙宁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原著中,他为了在晏国上流社会混的风生水,花费了不少心思。现在有她在,完全可以帮点小忙。

  “一支全新的舞蹈,从来没有人看过的。怎么样?”瑶光胸有成竹。那些吃饱了撑着的所谓“雅士”最喜追逐新鲜。尤其是风雅韵味之物。比如她那本诗集。孔熙宁如果有一支会跳新鲜舞蹈的歌舞姬队伍,无疑能很好的打响头一炮。当然,这支舞蹈本身要符合当地审美观。不然弄个什么芭蕾探戈只能被当成妖魔鬼怪。

  “华夏国的?”孔熙宁也考虑到了文化差异这个问题,不置可否,“你先跳给我看看。”

  “这是群舞。我一个人跳出不了味道。还有歌和曲也是新的。”瑶光拒绝。舞蹈的震撼就在于瞬间的美丽。穿着练功服喊节拍,除非是同行,否则谁看谁打瞌睡。折中一下:“要不,我先唱一遍歌,你看看还行?”她哼出一段过门,然后开唱:“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御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恋,与月弄影。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莫作昙花一现。”

  《踏歌》据说是北京舞蹈学院的镇院之宝。瑶光选择这支舞,一是从风俗上考虑。汉代舞蹈的风味,轻盈、俏皮、古韵十足,符合当地人审美。再有就是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就那么几个,变幻来变幻去而已。最后是人数上可酌情多少,小型九人,标准型十二人,大型二三十人都没问题。

  孔熙宁听完曲子,果然接受程度很高。点头:“即便舞蹈不成,只算新曲一首也是可以的。”遂磨墨置笔砚,让她再唱一遍,开始记谱。

  世家公子的培养就是全面。瑶光虽然每一段节拍、旋律、歌词都记得清楚能哼出来。但让她写就歇菜了。更何况孔熙宁记的还是工尺谱,看着跟天书没两样。

  过门、间奏、重复全部唱了出来。孔熙宁写写画画,记录完毕后又删改添加,重新誊写了两份曲谱。一份短些,大约五六分钟。另一份则很长,有整整十分钟。

  “先让乐师将这篇习出来。”他指着短的那份,“到时你换了舞衣,跳给我看。”

  遇上懂行的,瑶光不敢再张牙舞爪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