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三章 杂事(一)_奸臣之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发书]

  草棚子里,其中一个缝制衣裳的年轻妇人见余娇走远,才低声道,“婆婆,那位余姑娘人真好。”

  一旁其他几个妇人也全都点头,很是认同。

  那位余姑娘一出手便买了村里这么多田地,那般有钱,从她身上一点也瞧不出有钱人的高高在上,性子和善的很。

  老妇人笑着说道,“咱们遇着善人了,日后你跟芽哥儿要好生帮余姑娘做事,好人该有好报,咱们不能因着余姑娘心善,便欺人善。”

  年轻妇人点头,将老妇人的话记在了心里,她看了眼余娇埋下梨核的小坑,抬头道,“婆婆,等咱家院子建成了,让相公帮你寻几棵梨树。”

  老妇人笑着应道,“好,只盼着我这把老骨头能多活几年,等梨树结了果,请了余姑娘吃梨,再入土。”

  “婆婆身子硬朗,定能等到那一日的。”年轻妇人柔声说道。

  吃饭的时候,余娇方知这村子名唤白衣,是个很好听的名字。

  白衣村原不叫这个名字,有位诗人游历至此,见村里生长了许多白菊,便作了一首《菊》,诗中写道‘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后来这里便改名叫了白衣村。

  若无水患,这个时节,村里的家家户户的门口和小路旁,应是开满了秋菊的。

  在白衣村用过饭,余娇一行人又去了附近其他村看过田地,才回了城里。

  这一趟走下来,余知舟颇为不解,“这边的田地淹得这般严重,真能种的活胡菜吗?有些田都能种藕塘了。”

  余娇闻言,不由一笑,“三哥好主意,若是种不成胡菜,咱们便改行种藕。”

  余知舟一默,先前他不过是提了一句笺纸,余娇便要开造纸坊,他可不敢再胡说了,万一余娇又一时兴起,他可担不起这个罪过。

  北地气候干,水域并不多,不是江南那等空气湿润的地方,也没有梅雨。

  此次北地水患,也是连日暴雨所致,胡菜喜湿,若是从前的土壤,兴许还得多次灌溉。

  只是那些地势低洼的田地,得尽快放水,村里的百姓都忙着建造屋舍,粮铺的生意已经清闲下来,余娇便安排那七八个伙计,先去田间放水,余知舟没躲懒,也跟着伙计们日日下田放水。

  周管事写了信回来,儋州的粮铺自打一开门便生意极好,运过去的四千多石粮,只余一千多石了,他打算将儋州粮铺交给赵禹看管,等过几日便回沚淓县。

  在儋州,粮食根本不愁卖,若不是先前余娇定下规矩,不许一人购入太多粮,这些粮怕是早就卖完了。

  周管事在信中提道,他做主把一人买粮不得超过五石的规矩给撤下了。

  这点是余娇疏忽了,要不说周管事是个能人,有这样的手下,实在省心的很。

  余茯苓听说周管事要将儋州粮铺交给赵禹看管着,又是欣喜又是不安,她知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