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4章 当年怎么打公孙瓒,现在就怎么打二田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的突破方向。

  ……

  “朕还没对那些胡虏动手,他们反而敢先动手了?”

  消息传到雒阳时,近年来已经有些自大的刘备,也是真心震惊的。

  没办法,自大这种事儿,也不能全怪刘备。毕竟大功告成、天下归心、诸侯尽灭了嘛,这么些年下来,谁都会膨胀的,这很合理。

  短暂的震惊之后,刘备当然是立刻召集群臣,趁机宣布提前对鲜卑乌桓和袁氏余孽全面开战斗。

  朝中原本有一些节俭持重派的官员,在这事儿发生之前,还是劝刘备先勒紧裤腰带多省几年钱、挖完运河后再与民休息一波的。

  但出了这种事情,而且听说上谷郡和代郡都有个别县城被胡狗烧杀抢掠了,谁还敢再流露出丝毫投降主义失败主义的保守情绪?

  果然,刘备的要求,比历史上偷袭珍珠港后的表决结果还统一,满朝全部同意为了对鲜卑的战争,转入战时体制,各方都要为前线出力。工商农税和徭役,也全部转入战时。

  不过,在定了调子之后,后续具体如何调兵遣将方面,朝臣们还是各有自己的看法的,也纷纷畅所欲言。

  大部分人都觉得远水不解近渴,暂时没必要把驻扎在中原河洛的朝廷主力调上去,因为已经初冬了,再往下拖,对草原胡人而言是南下避寒,对汉军而言却是北上受苦。

  历来对胡人的大规模反击,都是发生在夏天暖和的时候、便于深入北方。

  而冬天只能是打打防守反击中的防守阶段,一下子前线堆太多部队却做不了事情,防御战用不上那么多,就会导致后勤压力大增,白白在苦寒之地多几十万人吃饭,吃上半年等到夏季攻势的时候,路上转运粮食的损耗,就已经把国力消耗掉不少了。

  所以,持重派的建议,都是在北疆现有部队之间腾挪为主,而中原腹地的朝廷主力,只是有限北上那么几万人,作为查漏补缺堵口应对突发之用。

  刘备听取了这个意见之后,又问了李素,以及在邺城的诸葛亮。他们也觉得这个方略比较“可持续发展”,利于明年的反击,便也建议刘备接受。

  毕竟,把拳头收回来蓄力,也是为了下一次重新打出去的时候更有力嘛,冬天防守就把后劲用完了,明年夏天反击时还怎么使劲?

  大汉这次要的可不仅仅是击退。

  权衡之后,刘备就飞马下令关羽立刻离开自己的防区,往东机动,跟张飞联手协防,

  同时,从雒阳调遣了五万原本坐镇中枢的援军,由高顺带领,先往北机动到冀州,由正坐镇冀州冲刺最后阶段运河工程的诸葛亮调度,到时候可以根据幽州前线的战况变化,随机应变把这支部队派上去堵口。

  ……

  刘备做完这些部署之后,汉军当然是第一时间动作起来了。而打肿脸充胖子的高干,也几乎在上谷前线以每天数千人的伤亡、逃散规模,在那儿死撑,维持住他“人多势众孤注一掷”的面子。

  关羽等部都开始往上谷方向调度集结。原本驻扎在幽州州治蓟县的幽州汉军主力,也全部向张飞靠拢,一部分突前到涿鹿(怀来),一部分堵口到居庸关,显然是不给高干一丝一毫的机会摸到燕山防线、逼近蓟县。

  不过,高干的牺牲也不是没有价值的,他用实打实的惨重损失,确实拉扯出了一个汉军走位当中的空档。

  十月初九,在辽西右北平之间,拓跋力微可汗带着游牧各族主力,直接掐入了辽西走廊。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