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四星专辑_我的娱乐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夜无话,江林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由于录音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整个人由内到外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愉悦感受。

  “努力!奋斗!”站在阳台上双手叉腰的高喊了两声,江林转身出门,从今天开始,自己的娱乐人生将进入新的阶段。

  “江林,快看看这个。”汇合苏畅四女进入录音室后,一见到江林,纪成山立刻兴奋的喊道,说话间,来到他的身前,将自己手里的杂志递了过来。

  “什么啊,这么高兴。”江林笑着接过杂志,一看到封面,心里顿时有了猜测。

  杂志不是别的,正是国内发行量最大,公认最权威的音乐杂志《音乐之声》,属于月刊,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深受音乐爱好者欢迎,内容以华语音乐为主,风格不限,流行、摇滚、爵士、民族都有,兼涉欧美日韩,杂志的创办宗旨是推荐最新好歌,深度剖析全球范围的音乐创作。

  而纵观《音乐之声》,最受推崇的莫过于陈海舟攥写的乐评,提到陈海舟,普通人认识的并不多,但在音乐圈子里,他却是大名鼎鼎,原本作为制作人的他在制作人这个岗位上并没有取得太出色的成绩,直到他离开制作人岗位,投身乐评人这个职业,这才开始闪耀。

  毒辣的眼光、辛辣的评价、客观的立场,陈海舟迅速得到业界认可,此后更是通过《音乐之声》成为国内公认最具权威的乐评人,备受音乐爱好者推崇,由他撰写的乐评逐渐成为了具有超强号召力的流行指标。

  这无疑让唱片公司们又爱又恨,《音乐之声》每期的售价为8元,价格远比普通八卦娱乐周刊高,也因此,《音乐之声》的忠实读者拥有强劲的消费力,普遍是正版专辑的购买者,作为《音乐之声》的流行指标,陈海舟乐评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爱的是但凡陈海舟赞赏的专辑,无不销量大增,恨得是被他批的一文不值的专辑,将会损失来自《音乐之声》读者的潜在购买,某种意义上说,《音乐之声》的读者很少追星,追求的是纯粹的好听音乐。

  让唱片公司们恨得牙痒痒却偏偏无可奈何的是,在乐评上,陈海舟是没有任何人情可讲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人开出高价请他给专辑美言几句,立刻被轰走。

  每期《音乐之声》,陈海舟都会对一些当月新出的专辑进行点评,能让纪成山这么高兴,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那年夏天》受到陈海舟好评。

  会是怎样的评价呢?江林心中顿时生出强烈的期待感,迫不及待的看向纪成山翻开的地方。

  《那年夏天》乐评,很简单的标题,但令人惊奇的是,陈海舟竟然用了分开的两页对专辑进行点评。

  “很难想象,在国内乐坛,一个才18岁便担任制作人的年轻人会制作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