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五明年牛顿出生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鲜。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孙传庭了,这位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最高做过五省剿匪总督,陕西督师等等。

  但是朱慈烺执政之后选择雪藏,把他派到学校教学,本来后半生朱慈烺都不打算重用了。

  可惜理想很美好,赛伯温之后朱慈烺面临很现实的问题,无首辅可用,吴启晨才能平庸,其余的更是难以服众。

  赛伯温做了这一任首相朱慈烺就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才华不足,内阁中他就算不是第一个被影响的也是头一批。

  从复兴二年开始,他就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他觉得自己是在为天下百姓,想法设法的从朱慈烺的产业里扣钱。

  实际上他只不过是被周围影响,不自觉的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屁股坐着坐着就歪了。

  而且赛伯温不过是一个算命先生出身,执政能力也就那样,担任首相以来只能做一些萧规曹随的事情,或者朱慈烺安排下去的事情他去执行。

  这根朱慈烺想象的首相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朱慈烺决定五年任期一满就换人。

  结果呢手下每人可用了,最后不得已才启用孙传庭,期待这位文武全才能给出一份亮眼的操作。

  毕竟当官要知道变通,现在是跟着他朱慈烺混,要是不知道变通,朱慈烺就打算继续让他教书去!

  其余的旧官员都是这种考验之后知道变通上位的,知道变通不代表就是认同了朱慈烺的观点,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已。

  所以尽管朱慈烺很厌恶也不能做到根除,甚至连不用都做不到,大明膨胀的太快了,官员缺口太大了。

  教育部新年规划中大篇幅的增加了汉化教育的拨款,随着大明文明国家联盟的建立,各国对于自己是不是能纳入文明国家行列变得看中。

  大明也在推进汉化教育,所以藩国中汉话汉字和汉文学的教育需求暴涨,还有莫卧儿那边的学校,都需要老师,而这些远渡重洋的老师自然要给足了补贴才能鼓动。

  这两年的旱灾促进了大明基础教育的普及,去年和今年的时候孩子送到学校不仅免学费一天管三顿饭,还发粮票补贴。

  虽然没有直接发钱,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粮票就等于钱。

  而明年因为粮票将会在新年取消,所以新的补贴政策是送文具送校服,就差直接送钱了。

  华夏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但是几千年的官本位教育制度让大多数百姓看来,上学就是为了当官,而赤贫者阶层中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还没有形成。

  加上儒生在后面的鼓吹和推波助澜,导致新学教育被老百姓误解,这些都需要时间扭转,而朱慈烺不愿意花费这个时间,所以只有花钱了。

  看完教育的问题,朱慈烺继续翻看,今年大明终于健全了医疗体系,尤其是从孕产妇到新生儿出生再到六岁这一段时间的管理,普及到每个乡镇。

  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合格的产房,合格的婴儿护理人员以及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产妇急救医生。

  大明人口急缺,所以新生儿的出生率,成活率就是必须提高到最高的地方。

  这个时代,大明是不缺愿意生孩子的家庭的,只不过这个时代新生儿的成活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朱慈烺努力了这么久现在已经增加到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生三个活两个。

  统计大明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