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章京城走水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大明的税收制度是地方留够自己的开销之后按照各部要求上缴。所以以前的独立税制并不纯粹。

  改革之后,税收为税务部直管,而地方开销是由统计部拨付,不让地方县官参与收税,那么就能斩断其加税摊派的想法,至少解掉百姓身上的枷锁。

  然后各部因为职能需要,开始在省、府、县等开设分级机构,进一步又摊薄了县令的权力。

  不过这些改革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县制的基本构架,尤其是各种权力被拆分之后,底层的县制不仅没有变得更清晰,反而更加混乱。

  遇到好事一拥而上,都觉得自己应该管一管,遇到坏事相互推诿,觉得这事跟自己没有关系。

  特别是这次旱灾,遇到分发粮食,一大帮人想帮忙,遇到去监视河工修路工程,这些人又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

  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安排下去这事,完全是皇明商号自己在运作,其余的衙门完全是在看热闹。

  后来经过圣旨和内阁发文之后,明确了各部门在抗旱中的责任,并且抓了一大批不作为乱作为贪污等等官员,最后让下面知道了皇上和内阁的态度。

  这样之后,底层各部门才开始运转起来。

  不过如果内阁上下不能理清,这种乱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如果再在关键时刻爆发,那么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所以结束了军部会议之后,朱慈烺在之后的几天都参加内阁会议,厘清底层构架,确立各部们之间的分工协作。

  同时制定各种预案,朱慈烺以前没有觉得这种预案有啥用,但是真的问题出现,有准备和临时抱佛脚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至少不用下面的官员再不知道该怎么办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来。

  名称什么的不用改变,改名字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县令还是县令,衙役还是衙役,税吏还是税史。

  不过改革之后,各部门的权力被限定,义务也被限定,如果遇到各种问题,各部门如何协调如何配合,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被详细列出。

  等这一段忙完,元宵节也到了,朱慈烺登上皇城城墙,与民同乐,看着京城各处闪烁的灯光,还有提着灯笼的人群,朱慈烺逛街的心思又蠢蠢欲动。

  不过元宵节就算了,这个时代,元宵节很容易走丢,偷小孩拐卖小孩更是多发。

  要是他被拐卖了那就尴尬了。

  突然东城的一处火光吸引了朱慈烺的注意,并不是什么烟火表演,而是走水了。

  朱慈烺转身问一边的李若琏:“若是走水,都是谁负责灭火?”

  李若琏拱手:“禀告陛下,皇宫的消防由禁卫军兼管。

  而皇城之外原本由五城兵马指挥司负责京城火盗事宜。各城专门设有火兵或者火丁,这些人除了负责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外还防范其他火患,常配备有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锯、水龙等设备。

  复兴历之后,军部接管所有五城兵马司职责,其中火兵并没有取消,只是转为预备役监管,由地方预备役组织专门进行训练。

  而京城等大城市因为房屋密集,一旦火灾蔓延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除了预备役火兵之外,还有专职的火兵。”

  两人聊天之时,那边出现了房倒屋塌的声音,这个朱慈烺并没有担心,这个时候,大家都醒着过元宵节呢,所以损失的只会是财物,这些倒塌应该是在设立隔火带。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