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三章海上马车夫崛起的原因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都喜欢战斗杀戮和抢劫,就像我们葡萄牙人就爱好和平。

  我们到大明在澳岛一向遵纪守法。我们只是来贸易,互通有无……”

  周通译不屑的说道:“我们大明的北方有蒙古人建奴,他们做着跟你们一样的事情,我们大明称他们为蛮夷,你们在大明眼里也不过是蛮夷而已!

  我们大明讲究的是宽恕分享,道义或者称为正义,礼议,智慧,诚信。

  而你们欧罗巴人做生意确讲究独占、贪婪、卑鄙、盲目、虚伪和谎言。”

  诺雷蒂解释道:“通译大人,您是不是对我们有所误会。我们也有诚信的商人被传为美谈。

  我给通译大人讲个故事吧,荷兰有一个商人名叫威廉巴伦支。十六世纪,荷兰人试图从北冰洋找到从喽啰吧直通大明的航道。

  威廉·巴伦支曾在1549年、1595年和1596年3次尝试过。虽然每次都进入了北冰洋,但前两次航行,他都被冰块所阻而被迫折返。

  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赞助下,巴伦支指挥3艘船开始第三次出征北冰洋。他带领17名船员出航,试图从荷兰往北开辟一条新的到亚洲的航行路线。他们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进入北极圈。

  第三次航行他们不幸深陷浮冰里,想退已来不及了。最终,他们不得不把船停泊在岛屿旁边。迎接他们的是接踵而来的各种恶劣天气。

  那里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斯匹兹卑尔根群岛上常年覆盖着10至12英尺厚的雪,厚厚的积雪被严寒冻结,变得像花岗岩一样坚硬。当时的天气是如此之寒冷,他们只有把指头伸进嘴里才能保持温暖,他们还经常受到北极熊的袭击。

  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在这种条件下度过了漫长的8个月。为了御寒,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食物就靠打猎来勉强维持生存。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8个人陆续死去。

  但巴伦支船长他们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在死亡的威胁下,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8个月后,幸存的巴伦支船长和9名荷兰水手终于把货物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了委托人手中。

  在当时,巴伦支船长和船员们的诚信震动了欧洲,也为荷兰商人赢得了宝贵的信誉。

  那个时候,荷兰人口仅有150万,陆地总面积4万平方千米。如果用国土、资源、人口等条件来衡量,几乎不具备作为一个国家生存下去的条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于16世纪末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

  17世纪的时候,荷兰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其势力几乎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毫无疑问,荷兰的崛起和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伦支船长和l7名荷兰水手,是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坚守诚信,为荷兰商人创造了传之后世不朽的经商法则。

  而巴伦支所到过的海域一直到到现在都被我们称为巴伦支海,想必这样的诚信典范就是在大明也不多见吧?”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