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一章天津海军造船厂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行宫的,朱慈烺住进行宫当然没有作死的住正殿,而是住在了东南的偏殿。

  官员前来拜见,拒绝了他们宴饮邀请,朱慈烺考虑了第二天的行程,开始安排。

  天津城里其实没啥好看的,天津水师驻扎在大沽口,大沽口距离天津还有几十公里,而天津城附近的天津港仅仅是一个内河港口而已。

  朱慈烺对天津港口的修整主要集中在大沽口区域,天津城这边也就整修了河道和道路。

  所以第二天朱慈烺计划直接前往位于大沽口的天津水师造船厂!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就动身前往大沽口,到了下午才到造船厂,船厂里工匠和管事都列队等在工坊们外。

  行礼之后吩咐让工匠们各归其位,朱慈烺并没有怪管事搞这种仪式影响了生产,代天子巡视,他们敬的是天子,朱慈烺没有权利免去必要的礼仪。

  到船厂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新船,在船厂外的老远就能看到船坞里,鹤立鸡群的那艘新船。

  这是大明第三代炮舰,也是大明第一代风帆战列舰。

  全舰按照西方标准排水量为两千三百多吨,装备火炮九十九门,当然是不同口径的炮配合,这很符合大明天道法则,损有余而不不足,不足胜有余。

  这个也是同时代的一流水平了,只要这一条海试成功,那么就能批量制造。

  目前第一代炮舰只建了六条已经全部下水,根据第一代炮舰改进放大的第二代也建了三条,第一条已经下水。

  第二条和第三条等明天朱慈烺剪彩之后也会下水交付天津水师。

  之后新的四条第二代炮舰明天铺设龙骨。

  第二代炮舰吨位为一千五百吨,火炮七十二门,取七十二地煞之意,这个其实在同时代的欧罗巴也到了三级战列舰的标准。

  而第三代则是二级战列舰的标准,想要建造更大的,则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

  以前朱慈烺说无非是小船放大一点而已,那纯粹是给自己打气,造船远比想象中复杂,仅有两代炮舰设计经验的大明,建造二级战列舰已经是***了。

  再想憋出一级战列舰,恐怕至少需要三到年的积累,然后建造周期还要两年,也就是说朱慈烺可能最快崇祯十五年才能看到。

  要是遇到技术瓶颈,那就不知道要卡多久了。

  这个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东西方的技术水平还没有拉开差距。

  经过这三年朱慈烺不断的招募欧罗巴科学人员工程师,顶尖技术虽然没有学会。

  但是到达一流水平那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例如第三代炮舰,即使放在欧罗巴那也是主力舰,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十八世纪在这个级别以上的战列舰也仅仅有十艘而已。

  加上三级战列舰也紧紧二十七艘而已。

  也就是说就算不是最先进的,以大明的国力,这样的船造百十条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朱慈烺特别关注这条船的进度,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第一时间就奔上这条船看看建造情况。

  目前第三代炮舰的主体船板已经拼装大半,船上的桅杆也正在装备,大明有领先于世界的榫卯结构,不仅能极大的加强结构连接的紧密性。

  同时又能降低大量使用结构紧固件导致的重量增加,还有抗锈蚀等问题。

  当然在必要部位加装紧固件,等于双倍的增加结构强度,这些都是优势。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