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二章太祖说的对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会最忠心,培养的好,将来都可以大用,可以说投入就会有回报。

  这些人就是现在做起来比较简单又是必须的部分了。”

  崇祯想了想:“皇儿说的有理,那这些事你打算怎么干呢?”

  朱慈烺认真的说道:“儿臣想皇室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这些事情,这些捐钱、施舍物资等事情都由该机构发放。”

  崇祯眉头一挑:“为何不通过官府,而是要在另外成立部门?是害怕他们贪污么?”

  朱慈烺摇摇头:“是,也不完全是,贪污只是一个方面,这些慈善事物,若是经过官府,那么百姓只会记得官府的好处。

  地方官员以此邀买名声,百姓不知道这是父皇的恩德,这岂不是等于花钱帮别人办事?

  只有皇家专门成立机构负责此事,才可以让百姓知道,这些事都是父皇在做,大家才会感激父皇。”

  崇祯脑子转过弯之后,也想起了其中的区别。然后满意的微笑:“皇儿说的有礼,那就另成立一个部门吧。

  既然是皇儿提出来的,又是皇明商号出钱,那这事还是皇儿负责吧。”

  朱慈烺汗了一下,什么叫又是皇明商号出钱?我没说要出钱啊!这不知不觉又被坑了。

  不过这个事情自己负责总比交给别人要好,慈善意味着声望,要是某个皇亲或者某个皇子负责。

  那岂不是他平白无故增加了一大堆声望,到时候朱慈烺出钱反过来成全了别人的名声,增加敌人的实力,那才是大亏。

  聊完这个话题朱慈烺感觉总算把那个话题撇过去了,起身准备告辞。

  崇祯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咱们接着聊一聊你为何对属国百姓如此苛刻的事情。”

  朱慈烺震惊了,不是已经把话题绕开了么?怎么绕了一圈崇祯还没有忘记?怎么办?皇帝好像越来越不好骗了。

  崇祯收敛笑容,对于自己儿子,崇祯还是仔细琢磨过的,对于他不想回答的问题,他总是喜欢绕开话题。

  有些问题绕过不那么重要也就算了,但是关于仁爱,关于如何对待百姓,这是身为天子的根本,崇祯希望朱慈烺能好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绕不开朱慈烺只好组织语言想想怎么回答,朱慈烺也没有想到,高丽人自己没有敢告状,崇祯反而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父皇,当初太祖曾经说过‘朕观高丽之于中国,自汉至今,其国君臣,多不怀思,但广诈交而构祸。

  在昔汉时,高氏失爵,光武复其王号,旋即寇边,大为汉兵所败。唐有天下,亦尝赐封,随复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绝。

  迨宋之兴,王氏当国,逼于契丹、女真,甘为奴虏。元世祖入中原,当救本国于垂王,而乃妄怀疑二,盗杀信使,屡降屡败,是以数遭兵祸。

  今王颛被弑,奸臣窃命,将欲为之,首构雠怨于我。

  ……朕观此奸之量,必恃沧海以环疆,负重山固险,意在逞凶顽以跳梁,视我朝调兵如汉唐。且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故涉海艰辛,兵行委曲。

  朕自平华夏,攘胡虏,水陆通征,骑射舟师诸将岂比汉唐之为。

  高丽隔大海,限鸭绿,始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盖为所生鸒端。

  朕观累朝征伐高丽者:汉伐四次,为其数寇边境,故减之。魏伐二次,为其阴怀二心,与吴通好,故屠其所都。

  隋伐二次,为其寇辽西,阙蕃礼,故讨降之。唐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兄弟争立,故平其它,置为九都督府。

  辽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反复寇乱,故焚其宫室,斩乱臣康兆等数万人。元伐五次,为其纳逋逃,杀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兴师往讨,其王窜耽罗,捕杀之。

  原其衅端,皆高丽自取之也,非中国帝王好吞并而欲土地者也。’”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