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二章复活纸钞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各地在根据粮仓的粮食兑换比例确定官员薪俸,确保官员实际收到的粮食跟朝廷规定的一样。

  而军队打仗期间因为粮食都是粮仓直接供应,不受粮价变动影响,而军饷则根据月底所在地的粮仓粮食兑换比发饷。

  反正又不用他亲自算,人手不够就继续招人呗!

  不过全国统一粮票另一个危险就是容易发生挤兑,例如西北某地发生旱灾,百姓大量兑换粮食,而且有人从其他地方运来粮票,打算兑换粮食牟利。

  朱慈烺不可能在某地一直存储大量的粮食,而且粮食跟银子还不一样,银子挤兑只要及时调运就不会有事,但是粮食调运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耗时久成本大。

  好在只要决定了用这个办法,那剩下的就是解决困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了。

  增加灾检测机构,灾害预测一定要准确,而且还要在各地设立战略储备库,如果旱灾蝗灾等是可以预测的,那么洪涝和地震等不能预测的灾害也要有所准备,确保不发生粮荒。

  听着好像很麻烦一样,不过即使不搞粮票,朱慈烺还不是一样要建立战略储备粮库,大明虽然已经有完整的粮食储备制度,不过朱慈烺的目标可不是这么简单。

  朱慈烺计划大明的战略储备粮要做到即使颗粒无收,大明的粮食储备也要够三年食用。

  想更长也不可能了,以现在的储存技术,放三年已经是极限,存四年的粮食肯定不能吃了,所以三年已经是顶满了。

  这样新粮倒腾旧粮,循环往复的使用确保存粮总量不便。

  当然现在大明整体存粮也不过够几个月使用而已,想要搞储备朱慈烺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

  突然想起前一阵子宝钞司焚烧制钞模板的事,朱慈烺想到抬起头:“贵喜,你去把宝钞司的人喊来。”

  大明户部虽然有管理钱钞的机构,但是朱慈烺觉得大明的宝钞印制确是在内廷的,上次为了给报纸印刷倒腾地方,宝钞司直接被搬迁。

  朱慈烺正好看到太监抬着印版,当时他就有新恢复宝钞,担心印版外流对以后回收宝钞不利,所以就派人监督着把那些印版烧掉。

  当时朱慈烺计划的是等有钱了,先低价回收市面上的宝钞,抬升了宝钞价值之后,再在自己的产业里开始流通宝钞,例如宝钞买煤,宝钞买皇明特供产品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宝钞回归了其钱的作用,然后再发行新钞兑换旧钞,恢复大家对于新钞的信心,达到复活宝钞的目的。

  不过经过了解之后,大明宝钞的发行量比他想象的多的多,即使朱慈烺全力补贴,估计也要损失数千万两才能完成。

  若朱慈烺是一个善良又正直的人,当然会选择为大明的信誉买单,还百姓实惠,可惜朱慈烺不是。

  在不知道市面上还有多少宝钞存量的况下,穷朱慈烺直接选择作废宝钞,另起炉灶,这不就等于变向节省了几千万两银子么。

  至于良心,以后有钱了再吧,等大明啥时候一年税收几十亿上百亿,那时候在回收宝钞也不迟嘛!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