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决定开战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周遇吉看着拿不定主意的皇上,忍不住说了一句:“陛下,早晚都要打,为什么不在优势最大的时候去动手?

  只要打完奥斯曼帝国,大明无论再怎么隐藏自己的目标,欧罗巴人也都不会相信了。”

  朱慈烺站定在那里,是啊,到了那一步,大明已经取得了局对的优势,欧罗巴剩下的地盘已经不多了。

  你都跑到人家家门口了,人家已经退无可退了,谁还会相信你?

  就像农家院子外有一只狼,羊圈里的羊不会担心,因为还有院墙隔着,院子里还有狗看门。

  可是这头狼冲进了院子,咬死了看门口,趴在羊圈上说,我对羊没有兴趣,我只是看狗不顺眼才咬死他的。

  这个时候这群羊再傻也不会相信狼的话了。

  所以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就是打完奥斯曼帝国之后,紧接着就是最后的战役。

  只不过这一次因为对奥斯曼帝国战争提前了两年半,各种准备都不充分,如果对欧罗巴最后一战也提前,那岂不是也不充分。

  朱慈烺希望能够停下动作,修整准备两年等准备万全之后再开启最后战役。

  但是军部确一直觉得要提前都提前,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打赢。

  最近这种辩论在军部中非常激烈,每天都有这样的辩论赛在举行,这些人真的只是争论么?其实有多少是做给朱慈烺看的?希望借这个机会影响朱慈烺,让朱慈烺相信他们的判断。

  朱慈烺坐回到御坐上:“崇祯八年,太上皇觉得国家多事之秋,皇太子当早日成熟成长为君父分忧。

  所以朕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束发加冠,居东宫独住。

  陛下从内库赐三千两东宫日用之银,母后从后宫日用中省出五千两给东宫贴补。

  朕就靠着这八千两银子,还有后来皇上赐下的八间皇店经营产业。

  一晃至今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里,朕筹军饷、定瘟疫、扫建奴、平流寇、救大旱。

  朕的愿望很简单,要让大明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大明复兴创造三代未有之盛世。

  后来因为大旱,朕不得已动刀兵,为的还是让大明百姓吃饱饭,朕不得已战莫卧儿。

  当时的莫卧儿人口比大明多,经济比大明好,军队比大明多,大明劳师远征万里之外,百姓国内节衣缩食,全力支持,没有怨言,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朕这一战是为了大明百姓而打,为的是让他们有饭吃而打!

  万民一心,山海可覆,咱们打赢了!

  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良田种植粮食,大明的军队占领一切能找到粮食的地方,这大大的疆域都因饥荒而来,都是为了大明百姓不再担心吃饭问题而打。

  到了今天,大明百姓吃饱穿暖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有人说大明怎么还要打仗?不打了好好过日子不好么?

  那欧罗巴远在地球的另一面,大明干嘛非要占领那里?干嘛非要一统了世界才行?打这一战于百姓何益?陛下这不是穷兵黩武么?

  今天朕就是要告诉你们,为什么要打这一战!

  为的就是咱们这一代人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让后世子孙都不用在打仗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