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对联和人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觉得省吃俭用是一种快乐,人家每天吃饱喝足大鱼大肉你怎么知道别人就不快乐呢?

  只能说他跟普通大明百姓的价值观有点格格不入吧。

  再次挑开老二家的门帘,夫妻两个正在教孩子读书,看到刘十三来了,老二的老婆立刻带着孩子去了里屋。

  老二迎了出来:“刘哥怎么来了,快坐,红翠快给刘哥沏茶,哎吆您瞧我这眼,这后面三位贵人也里面请,红翠,快沏好茶,您们请上座。”

  刘十三摆摆手:“不用忙活,我们就是随便转转,你家年货准备的怎么样了?”

  老二呵呵笑着:“我们这小门小户的好准备,随便买点肉就算过年了,哪需要怎么准备,这不是都在那边放着,刘哥怎么想问这个?”

  刘十三用下巴点了点:“这两位贵人相看看普通人家是怎么过年的,就是谁便转转,你家的年货放在那里了?给两位贵人瞧瞧?”

  老二连忙拿过一个竹竿:“这不是在房梁上吊着么,一个是孩子贪吃,另一个也是防个老鼠啥的。

  今年我打算跟老大一起过年,过完年去西山住一段时间,所以这边没有准备太多东西。

  也就是几块大肉,炸的一点鸡呀鱼呀啥的,再搞点青菜,打算来客人了招待。”

  果然从房梁上发下来的小竹筐里只有几样吃的。

  朱慈烺打量着堂屋,跟老大家布局一样,只不过看着木材更好,家具更精致一点。

  中堂上也是一副对联:

  “勤俭持家久,诗书继世长。”横批吉庆有余。

  果然通过对联就可以看出两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老大讲究知足者常乐,老二说勤俭持家,两人虽然一个穷一个富,但是富的那个确没有穷的那个吃的好。

  有句古话说得好“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只要挣够了吃穿,你多出再多的东西那都是身外之物。

  当然这份心态不是谁都能领悟的。

  老二看着朱慈烺和崇祯两人打量着中堂介绍道:“这副字是家父所书,跟我哥的是同时所写。也是对我们兄弟的勉力。”

  朱慈烺愣了一下,果然这知子莫若父,还是他们的老爹知道他们的情况,这一副字既是勉力,又是对他们的一种劝诫吧。

  想到这里朱慈烺忍不住看了一眼崇祯,如果让崇祯送给他一副字,不知道崇祯回怎么写?

  崇祯听完也暗暗点头:“不错,老爷子字写得不错,而且很符合你们的性格和生活状态,也有对你们未来的要求,老大要求忠厚,对你要求读书,非常不错。”

  再次出来,朱慈烺好奇问道:“要是让父亲送我一副字,父亲会写什么呢?”

  崇祯陷入沉思,往外踱步念叨,走出了院子之后崇祯笑着回头:“回去之后我也送你一副对联。”

  朱慈烺也跟着点头:“那我就等着了。”

  两人也算解了心头的疑惑,百姓年过得好,那就代表平常不会缺吃少穿。

  不过朱慈烺确从这次逛街发现,大明京城这居住环境可不怎么好,一家五六口挤在一两间房的这还只是开始,这以后住房不足肯定会越来越严重。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