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国之大事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永远做对的事。

  军部从四部变成了五部,内阁那边二十四部已经不能适应大明的发展需求了,有些需要合并,而有些则需要提升权重。

  首先就是铁路这一块,作为一个一年要花掉上亿乃至几亿两白银的大部门,不提升一下其职级有些说不过去了。

  虽然铁路从一开始就是皇明商号负责修建和运营,但是管理的权利确交给了内阁。

  而且朱慈烺也没有禁止内阁修建铁路线不是,皇明商号只是修建一些主干线和国防铁路,而很多非主干线的铁路朱慈烺一时间也筹措不了这么多的资金进行修筑。

  想要大明的铁路交通迅速铺开,那就需要引进新的资金,例如内阁的税收,或者是各个商会的投资。

  所以下一个五年计划,朱慈烺打算把铁路专门成立一个铁路部,负责铁路的规划、修建、运营和管理等等事情。

  而交通部则只负责公路交通等事务,现在大明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水泥公路和柏油马路,这一块的活就够交通部忙活的了。

  还有关税稽查部和税务部的任务重叠严重,特别是关外地区,大明的领土跟别国到处接壤,这使得关税稽查部一直到处都是卡点。

  而税务部也是一样,到处都是卡点。

  从去年开始朱慈烺要求关税和大明国内税进行调整之后,这两个部的存在就变得有点责权不清了。

  这次干脆对他们进行合并,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整合力量更好的收税。

  还有就是理藩院和外交部,大明理藩院和外交部其实大部分职能都是重合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对内的藩国,一个是对外的异国。

  而现阶段,跟大明互派大使的异国一个还都没有,也就奥斯曼帝国名义上还跟大明互派着使团,但也仅仅是使团而已。

  这样看来这个外交部,存在的意义好像不大,而且以后他的作用更小了,按照大明的计划,以后都不需要外交了,这些国家全都去理藩院待着吧!

  所以理藩院和外交部合并成为新的鸿胪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不过以前的鸿胪寺还负责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也就是朝堂上那个喊话的讲规则都是鸿胪寺管辖。

  而朱慈烺想要的鸿胪寺只是掌管内外藩国外交事务的一个部,他主要负责的是藩国交往,外交,还有大明百姓在域外的安全权益,外国人想要到大明生活的签证事务等等。

  这样一改之后其余的祭祀礼仪什么的又需要专门成立一个部来管辖了。

  以前朱慈烺觉得礼仪这种事情就是小事,甚至只是一个司来负责,现在回过头再看,怪不得古人说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打仗就不用说了,这个祭祀确实不能马虎,礼仪是皇权的基础,只有上下尊卑体系明确朱慈烺才能作为皇帝而高高在上。

  如果宣扬众生平等,那朱慈烺的皇位还怎么坐得稳。

  所以礼部必须要有。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