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章 三喜临门!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续问道。

  “非常严重,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效率低下和扯皮的现象,双方协调合作非常困难,如果不解决的话,即便我们有了余氏七塔这种先进设备,也无法实现高效率生产。”陈瘸子严肃道。

  得到答复,老总心中已经有了概念,把小本本放进兜里:“我知道了,陈瘸子,技术、设备、专家这类问题,你可能暂时需要等一等,李强同志正在苏联深造学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返回国内,担任工业方面的负责人,与你一起工作。”

  “老李要回来了?那真是太好了。”陈瘸子听到这个名字,顿时一阵惊喜,言语有些期待和激动。

  “李强同志回来之后,根据地工业一定能有更大的气色。”儒雅军人闻言,微微感慨,脑海浮现那位为组织研发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的天才。

  这时,陈瘸子渐渐恢复过来,压下心中对挚友的期待,双眼看着老总,说道:“老总,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小子还跟我客气?尽管说。”老总见此,发出爽朗的笑声。

  “老李回来毕竟还早,眼下这些技术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北方部咨询一下余华先生?”陈瘸子言语蕴含尊敬,面容稍微严肃,给出脑海构思的想法。

  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强回国属于一个不定状态,具体时间不确定,作为军工局负责人,陈瘸子接受不了这种模糊的等待,组织协调配合方面的问题,可以暂时不管,但军工生产体系面临的技术问题,那是一刻也等不了。

  越早实现武器自主生产制造,对部队来说越有利。

  咨询余华?

  老总陷入沉默,一般来说,组织方面并不愿意主动打扰到余华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毕竟这位受聘于组织的顶级科研人才,正处于一名科学家生涯中最关键的孵化阶段。

  但军工局面临的困难,同样不容忽视。

  “可以咨询,但不能给他造成困扰。”老总指示道。

  “是!”陈瘸子心中松了一口气,挺直背脊,立即举手敬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今天真是双喜临门,余氏七塔原型机组安全运抵根据地,军工生产体系面临的技术问题,也得到批准可以咨询余华。

  不得不说,在陈瘸子心里,年仅十八岁的余华就是一名正儿八经的技术专家,年少有为那种。

  不管余华能否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但总比他这个门外汉和兵工厂工人群体强得多,实践经验很重要,理论知识更加重要。

  “老总,老君庙急电!”就在这时,一位通讯参谋急匆匆跑了过来,手里携带通讯文件,面容严肃,正声道。

  老君庙!

  老总怔了一下,仿佛意识到什么,迅速接过电文,过了一秒,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庞,浮现一抹无法抑制的开心笑容:“立即把这份急电送给另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