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清末之吾辈爱自由(68)_在苦情剧学习强国[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赚什么钱?

  而苍哥儿在信里描述了村庄里老人孩子共处一室,骨瘦嶙峋吞云吐雾的场景,更是让他不寒而栗。

  长此以往,华夏人人都成了大烟鬼,军队可还有可用之兵?百姓可还有可种之田?

  顾图南不敢深思,因为那个前景如此黑暗,以至于让他心生绝望。

  而顾图南很快就知道,在村里接下来的问题中,吸大烟甚至只能说得上微不足道的一项。

  昌平村里很少有超过60岁的老人。

  人老了,干不动活了后,为了不浪费粮食,就会死了。

  这是村庄里隐而不宣的潜规则。

  有体面的人家,会在死前召集亲友,和乐融融地吃上一顿饭,第二天,就会敲锣打鼓发丧。

  不体面的人家,一夜过后,老人就突然暴毙,然后潦草地葬进祖坟。

  村里有三十六个贞节牌坊,昌平村村长骄傲地说,他们村建村以来,有三十六个“殉情”的贞节烈女。

  村里有个女人,死了男人后,因为没有儿子,被吃绝户,母女俩身无分文被赶了出来。若不是苍哥儿救下她们,她们只能做野....妓了。

  村里男人打女人是普遍现象,偶尔会有女人被打死,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男人在当地娶不到老婆,就从人牙子那里买一个老婆。

  如是种种,让顾图南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都变得麻木了。

  此时无数诗人歌颂过的悠然自得的乡村田园生活,化作一头可怖的巨兽,向顾图南张开了血盆大口,再也不复桃源般的美好梦幻。

  他也越发认识到,苍哥儿要做的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透过苍哥儿信,苍哥儿所做的一切如画卷缓缓铺展在他眼前,他仿佛亲眼看到了苍哥儿的所作所为。

  他开办了学堂,重金从外面请来了手工艺人和经年老农来教学,传授给拜师的学生各种谋生技能。

  为了不让学生习惯索取,他和学生签下字据,规定了等到学生学成做工后,要分三年付给他拜师费用,否则他将报官,把他们投入大牢。

  他在学校设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苍哥儿把他叫做“军事化管理”。

  苍哥儿给他们制定了很多规矩。比如不许辱骂、殴打同学;不可偷窃、抢劫;尊师重道,不许对老师不敬;饭前饭后必须洗手,只能喝开水等等。

  第一次违抗命令的学生,学校会三天不管其伙食,第二次再犯,一周不管伙食,第三次再犯,就会开除学生。

  每天五点,学生起床,跑操半小时,然后背诵十分钟的规章制度,让他们把规矩刻在心里。

  五点半准时开饭。上午是文化课,由苍哥儿教他们认字,给他们进行基础扫盲,下午是手艺课,将有专门的手工艺人根据学生的志愿,向他们传授五花八门的手艺。

  晚上八点熄灯,统一入睡。

  在最初,真的有人不服学校的管理

  请收藏:https://m.biquge0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